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报告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做研究之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发现与展望

发文时间: 2019-08-26 阅读次数:

      应用经济学院成立以来,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做研究。我们着力培养掌握新理论,具备新技能,顺应新形势,兼“才华、品格、专业、担当”于一体的高端人才;专注于“中国重大、现代方法和数据驱动”的高水平研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出理论。我们为此启动了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研究项目群,期冀动员国际国内资源,创新培养和研究模式,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互支撑,整体发展。我们这里推出的是建设中的《中国贫困人口长期追踪调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项目简介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科学消除贫困,尤其是基于效率提升、可持续、兼顾环境与气候变化的消除贫困,是长久以来民众和政策制定者追求的理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过去几年,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对于这样一个重大政策进行全面评估,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政策价值。

精准扶贫政策评估项目始于2018年,是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和河南人新县人民政府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连接整合扶贫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行政管理数据、调查数据以及与政府联合开发的APP采集到的数据,构建世界上第一个针对农村极端贫困人口个人和家庭的高质量数据库。数据年限涵盖2014-2018年,进入数据样本的建档立卡户数量为12432户,建档立卡人口44527人。数据变量包括基本人口信息、收入、支出、劳动供给、资产、教育、医疗等信息。

二、项目内容及特色

项目创新性提出家庭净可支配收入函数,从要素利用率和要素生产率提升角度提出精准扶贫的科学政策设计。通过分解家庭收入和支出的来源,分析促进家庭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以说明精准扶贫政策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并设计相应课题以研究这些政策的减贫效果。

方法论上,本项目以精准扶贫战略推出的一系列扶贫政策作为自然实验,对精准扶贫战略中各项政策自然实验进行科学评估。本项目还将设计实施随机受控实验,以研究减贫策略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庭可支配收入盈余函数,提出一系列减贫策略。

具体研究主题包括:贫困预警模型构建、精准扶贫政策对劳动供给影响研究、农民禀赋与收入分配研究、易地搬迁政策效果评估、农村教师质量评估和学生城乡流动分析、精准扶贫体制与减贫公共资源配置、残疾人群体可持续发展研究、“四议两公开”与地方公共品供给研究等。

三、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提供政策服务

该项目以丰富的微观数据为支撑,通过调研扎根中国大地,从全球视角出发,运用现代方法解决中国重大现实问题。项目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海外学府的专家学者共同进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在项目推进过程中,20余名硕博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实验调查,撰写学术论文,目前已初步形成12篇高质量工作论文,并在社会科学报、证券日报、学习时报、21世纪经济报等报刊上发表4篇专栏。基于数据挖掘,该项目研究预期论文发表百余篇,为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心怀国家需求和人民福祉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成长平台。

项目团队积极开展精准扶贫政策评估项目研究,为完善我国脱贫攻坚政策提供科学基、决策依据以及具体的政策建议。同时,项目团队通过组织精准扶贫研讨会、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论坛”、参与国际会议、撰写报刊专栏等方式,促进学术理论的落地和传播,积极引导大众了解贫困领域的热点问题

四、基于河南新县数据库,精准扶贫的四个发现

基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调查研究发现,贫困人口识别有待精准,政策和公共物品提供的针对性有待加强。精准扶贫要精准识别,要因人因户施策、因村提供公共物品,并将扶贫的思路从单一公平视角增加贫困户收入,转换为增长、发展和波动多重视角。

第一,在“精准”方面,基层政府通过体制变革,有效实现了精准识别穷人,精准识别个体需求和公共偏好,要在三个方面做足功夫:精准识别穷人;精准识别个体需求;精准识别公共物品偏好。

第二,在政策组合及效果方面,精准扶贫政策短期内提高了要素的利用率,长期内有助于人力资本积累和要素生产率提升。短期内,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保险、退耕还林等政策使得农户生产性收入增长0.7倍;引进扶贫车间、交通补贴计划及公益岗位提供等政策,使劳动适龄人口的工资收入增长2.2倍。长期内,按照多维贫困标准,当地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住房等均有显著改善。

第三,财政支出方面,财政“大头”支出基本完结,未来扶贫财政投入压力将减小。精准扶贫期间,扶贫资金投入规模大、增长快。总体来看,经过4年的持续大规模投入后,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土地整理、安全饮水、文化广场等投入较大的项目都已经基本完成建设工作,基本预期未来财政投入压力将会减小。

第四,返贫风险集中在因残致贫的家庭。在尚未脱贫的家庭中,因病、因残致贫占比高达70%。这部分家庭普遍缺乏劳动力、教育水平较低,其主要收入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性收入。一旦政府支出减少,这部分家庭将继续陷入贫困,部分已脱贫的家庭可能返贫。

五、看待精准扶贫的视角

1.从国内中长期发展的角度看,精准扶贫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一,帮助穷人不仅是对公平的促进,更是对效率的提升。精准扶贫通过产业扶贫、异地搬迁、公益岗位等方式刺激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增加劳动参与率;通过保障穷人的受教育质量和水平,给予每代人机会完成代际的流动和跨越,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本的不断累积和增长;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有利提高穷人所依附的资本的价值,提高这部分群体的劳动生产率;可以预期,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将会被激活,人口红利进一步释放,这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第二,精准扶贫打造“五大发展”理念下的新增长极。一是优化政策设计实现制度创新。精准扶贫以来,我国建立了完整的脱贫责任制并狠抓落实,做出了重要的制度创新。二是“补齐短板”促进协调发展。既有投入更多配置到贫困地区,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对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三是生态扶贫推动绿色发展。生产侧,通过出台一系列生态保护建设的文件,发展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和集体经济并辅之以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农业保险等措施,增加土地、林地等自然资产的产出能力和利用率,进而实现绿色生产。在需求侧,通过异地搬迁、生态补偿、光伏扶贫政策组合,避免农户砍伐林地、燃烧薪柴做饭,保护“绿水青山”。

第三,精准扶贫是不可忽视的反衰退工具。精准扶贫通过为贫困群体提供就业、增加社会保障力度,有助于增加贫困群体的收入,进而扩大农村贫困地区的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从全球视角看,精准扶贫吸收、融合、创新国际多种减贫举措,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精准扶贫政策在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有机融合以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弗里·萨克斯(Sachs)为代表的“大推动”策略和以纽约大学的威廉·伊斯特利(Easterly)为代表的 “小规模局部改革”策略这两大流派的政策主张,将宏观减贫政策与微观局部激励机制相结合,实现规模效应与激励相容的统一,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并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一方面,中央政府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统筹扶贫资金的方式,使用“大推动”策略对农业、健康、教育和基础设施等进行投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基层扶贫单位和个人发挥“搜寻者”的角色,寻找与本地资源禀赋相适应且具有带贫作用的产业,针对不同的贫困原因提供不同的扶贫政策,从而增加贫困人群可支配的资源禀赋,通过鼓励贫困人群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其资源禀赋的价值来提高收入。

3.从“全生命周期”视角看扶贫政策组合

第一,优化精准扶贫体制,顶层设计考虑基层差异性。建议将现行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拓展为包含贫困户评议在内的“五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参与决策的贫困户比例,同时设置专门供贫困户表达诉求的民主评议阶段,促进村级公共物品提供与贫困户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

第二,设计和推广劳动力激励计划,提高贫困户劳动供给。一是设计激励机制刺激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城务工;二是促进大城市与贫困地区的帮扶对接,为贫困人口开放生存和就业就会;三是支持鼓励资本下乡并辅以EITC补助计划,进一步增加贫困人口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增加工资收入。

第三,从扶贫向社会保障转变,将贫困人口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将最穷的1%群体,如残疾人、老人、儿童、病人等不具备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转移给一般性的救助机构。

第四,重视中长期评估。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精准扶贫政策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为贫困户中长期发展提供条件,而这一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要研究机构、政府机构进行长期的评估。

4.在“无工不富”思路之外,实现“青山绿水就是穷人的金山银山”

坚持绿色发展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坚持“两山论”理念,保护贫困家庭土地、林地等自然资产不被污染,以稳定其产量和市场价格,促进从业人员增收。加强对产业扶贫项目的支持,促使农业资本转变为非农资本,增加农户收入渠道,并着力把生态产品价值“资本化”到贫困地区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之中,落实“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实现“青山绿水更是穷人的金山银山”。


链接网页:《精准扶贫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