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点

黄隽:解析艺术消费与艺术品金融

发文时间:2021-01-29 阅读次数: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提升,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越来越普遍,艺术精品作为财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人心。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教授的专著《艺术品市场:消费与金融》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该书从金融学视角观察艺术品市场,从艺术品市场需求角度研究艺术品消费和收藏投资等金融服务。日前,就该书中的新研究成果以及艺术品市场状况,《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黄隽。

当代的艺术品消费

《金融时报》记者:艺术品消费是您新书的重要部分。您如何看待艺术品消费?

黄隽:当代中国,消费呈现多元化和多层化态势。《艺术品市场:消费与金融》对消费升级的特征与度量、美育教育、设计走进工作和生活、艺术品市场供给与需求等进行了研究。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财富积累,百姓对精神文化和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最近几年,我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活动和观展人次的数量均明显提升。艺术品消费的含义已经从单纯的购买艺术品转变为让艺术成为生活和环境的一部分。产业对艺术和设计的需求日趋明显,艺术品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艺术走进乡村、地产、科技、旅游、商场、家居等方面衍生发展。不少美术馆的建立成功塑造了周边区域的设计风格与艺术气质,公共艺术使都市再生。没有人流就没有现金流,不少产业通过与艺术和设计联姻,打造网红打卡地,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提升商业独特性和吸引力。例如,北京金宝汇购物中心推出202Q艺术节,重庆两江新区联动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打造艺术空间的“THE OVAL 一奥天地”商业综合体开业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艺术品消费不是刚性需求,它相较于基本生活需求,随宏观环境变化的弹性较大。艺术品消费除了与收入财富有关外,还与美育教育、生活方式等习惯性因素有关,而这些养成需要素质培养和时间积淀。

直面艺术品金融的难点

《金融时报》记者:艺术精品本身就具有金融属性。您如何看待艺术品金融市场?

黄隽:最近20年,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中国艺术品金融市场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出现了不少创新和探索。艺术品作为精神产品,优质的艺术品有些像科技产品,价格上涨的想象空间远大于传统产品。人们对艺术品金融的直接感受是艺术品价格的明显上涨而带来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从全球来看,艺术品藏购、家族信托、艺术品保税等财富管理服务主要服务面向高净值藏家或者相关机构。本书对艺术品资产的金融属性、艺术品消费金融、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艺术品融资、家族信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就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艺术品质押融资需求较大,但是金融机构的供给严重不足。艺术品是非标准化的资产,较难规模化、批量化放贷,加之诚信缺失、风险较大,虽然政府大力支持,但是银行作为商业机构从事艺术品质押贷款的动力不足。对于银行来说,艺术品鉴定和估值的专业门槛较高,艺术品价格主观性较强,银行本身较难识别和控制风险。而且艺术品流动性较差,一旦出现违约,变现很可能出现问题。银行需要依赖第三方专业机构,而第三方机构的经济实力、道德风险等经常难以把控。正规金融机构对艺术品质押贷款普遍较为谨慎和保守。

2010年12月,《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布,将艺术品综合保险确定为试点险种。然而,10年过去了,艺术品保险一直处于试水和探索状态。原因在于不少艺术精品价值高,客户对高额保费望而却步,宁愿自己加强安保和防护,而且国内缺乏具有公信力的艺术品鉴定估值机构。每年国内外的展览呈明显增长态势,艺术品保险是一个广阔的蓝海市场,但是与快速发展的艺术品市场相比,艺术品保险专业性较强,保险公司动力不足,艺术品保险的规模非常有限。巨大的需求市场对应着非常疲弱的供给,很多艺术品都处于“裸奔”状态。

由此看来,艺术品的鉴定、估值和流动性是艺术品与金融结合的难点。2020年我国GDP迈上百万亿元大台阶,精神需求已经成为人们消费升级和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教育与艺术消费越来越深入人心。科技蕴藏着变革和机会,借助科技发展,信息越来越透明。同时社会治理使信用环境进一步提升,解决艺术品与金融对接的难点,可使艺术品消费和艺术品金融有更多的创新和拓展。

艺术品市场的变化

《金融时报》记者:5年前您出版了专著《艺术品金融——从微观到宏观》,在您看来,最近5年的艺术品市场有哪些变化?

黄隽: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作为顺周期的艺术品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回归理性和常态。回顾过去5年市场、政策的变化,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各种事件的突如其来,英国脱欧、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等事件应接不暇。艺术品市场无法独善其身,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艺术品市场创新求变成为主旋律。

首先,市场融合发展成为趋势。一是我国大力推动国内外艺术市场交易便利和相融,推出了上海、北京、厦门、开封等多个艺术品保税区。2018年,全球最大艺术品保税仓库在上海浦东外高桥投入使用,上海自贸区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在艺术品的通关展示、外汇交易等提供高效服务方面可圈可点。全球不少知名艺术品机构成为上海自贸区的客户。二是画廊与拍卖行一二级市场之间传统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双方互进对方领域争夺优质资源,市场在竞争中融合。例如,“苏富比画廊网络”的出现,美国知名艺术品收藏家马龙家族将经典收藏品的出售权意外地没有委托给苏富比和佳士得,而是委托给了高古轩、阿奎维拉和佩斯3家顶级画廊。这些新动向都指向这一特征。

其次,拍卖市场两极分化。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近20年的波澜起伏,投机资金大多撤离,最近几年市场回归理性,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规模下降。艺术精品由于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稀缺性,仍然被追捧,上亿元的拍品并不少见,但普通艺术品则无人问津。只有艺术精品才具有保值增值与资产配置效应,而绝大多数普品投资没有回报。顺应市场变化,拍卖行普遍采取了减量增质、去粗取精的策略,还尝试将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艺术品多类别组合拍卖,以激发更多的藏家参与。与此同时,藏家群体迭代引起的审美和品位转变,知识、视野与观念更加开阔的年轻买家数量增多,年轻人喜爱的“街头艺术”“潮流艺术”开始引导着市场的变化。

再次,艺术品博览会市场区域结构发生变化。伴随着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艺术成都”“艺术厦门”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后起之秀艺博会形成相互竞争态势。最近几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亮眼。每年11月前后,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呼应,    ART021、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等艺术博览会与徐汇滨江艺术区和城市各艺术中心、美术馆携手,“西岸标志,全城联动”开展精彩纷呈的展览和活动,从日晖港桥至跑道公园的约10公里滨水西岸空间沿线丰富的艺术打卡路线,与上海的活力、时尚、开放、现代气质相契合。上海艺博会特色鲜明,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艺术市场开始细分,品牌效应开始显现。参加艺博会的画廊能够持续跟进并保持热度的决定因素是销售,上海紧紧抓住艺术博览会交易这个关键因素,提质增效。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独领风骚,无论是观展热度还是成交规模,都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瞩目的焦点。上海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中心。

同时,艺术品行业快速进入“云时代”。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艺术行业造成很大冲击,线下门店纷纷关停,艺术机构成本和生存压力凸显。在技术的支撑下,顺应形势变化,国内外各艺术机构积极应对变革,积极拥抱数字经济,网上展示、线上美育、销售、艺术家和艺术品专家等直播带货等各种形式层出不穷,采用高技术手段提供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服务,线上已经成为各艺术品公司获客和销售的重要渠道。艺术机构利用大数据跟踪分析客户偏好和习惯,精准营销。科技创新拓展了艺术品行业的广度和深度。虽然2020年总体拍卖规模明显下降,但是网上拍卖交易规模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