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点

郑㼆: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进展

发文时间:2024-06-28 阅读次数:

在2024年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详细介绍了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最新进展。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对新型能源体系内涵特征的认识,推动各项任务举措落实,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能源结构更“绿”

近年来,我国非化石能源供给提速,“十四五”前3年年均增量是“十三五”的1.4倍,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

二是供应韧性更“强”

去年煤炭、油气等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8.3亿吨标准煤。目前,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0亿千瓦。近年来,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产量从2017年开始连续7年每年增长超过100亿立方米。能源储备调节能力持续提升。

三是产业体系更“新”

新能源发电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光伏电池等“新三样”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名片”。首座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工程建成投产。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智能微电网推动“源网荷储”融合发展,虚拟电厂引导电力用户高效、主动参与需求响应。

四是治理基础更“实”

《能源法(草案)》已进入全国人大审议程序,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稳步建设,能源领域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制度更加健全,绿色电力证书、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等政策机制深入实施。

对此,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助理教授郑㼆。郑㼆表示,我国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提高能源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非化石能源供应加速和能源供应韧性增强方面的成就显著。

郑㼆指出,多元化能源供给、电网建设与智能化、储能技术的发展是重塑能源供需格局的主要抓手。通过提高配电网容量、建设智能微电网、优化接网流程等措施,可以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消纳的能力。郑㼆强调,探索虚拟电厂、区块链技术、先进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各地的成功经验,如江苏省的智能配电网示范区、浙江省的虚拟电厂项目、广东省的“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为全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郑㼆提到,今年前五个月,我国绿电交易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接下来,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绿色电力证书认证标准、建立市场化的绿证交易平台、出台激励政策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绿证交易机制。同时,加大对绿色电力消费和绿证交易的宣传力度,增强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信息的透明度,推动全社会扩大绿色能源消费。

郑㼆表示,新型储能的“新”主要体现在技术路线多元、应用场景广泛、储能时长和效率提升、安全性和环境友好等方面。郑㼆认为,在国家能源局介绍的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中,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规模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通过合理规划、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示范项目建设,可以促进新型储能在新能源基地的科学合理配置。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

设计 责编:朱雪瑶 马文林

审核:郑㼆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