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多州连续多日遭受冬季暴风袭击,其中位于美国南部的德克萨斯州灾情最为严重,于2月14日晚出现了近30年来的最低气温。极端天气导致油井冻结,天然气发电减少;涡轮机结冰,风力发电减少;同时,电力需求急剧上升,导致供不应求,迫使整个德州电网不得不实施短期轮换停电。在供需的极端不平衡下,德州电价疯狂飙升,一度上涨到1万美元/兆瓦时,相当于当地平时电价的200倍。
德州的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始于1995年,先后开放发电侧的批发市场、现货市场、售电侧的零售市场、并用节点市场取代区域市场,从理论上提高了市场效率。
然而,此次大范围停电除了极端天气导致的机组冻结等物理原因,还有一定的市场原因。一方面,因为市场周期性,德州的用电高峰通常是夏季,而二月是德州大部分燃气机组的停机检修或关停的时间,即使当地电力系统运行商强制要求燃气机组开机供电,燃气机组也面临“冷启动”以及放弃检修所带来的运行风险。另一方面,随着气温骤降,天然气价格同样处于高位,导致企业的发电成本上升,发电意愿下降。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正是因为市场化改革产生的极高的电价使稀缺资源得到最佳利用,遏制了企业用户对电力的进一步需求,避免了电力供求的缺口进一步加大。
德州电力系统运营商的当务之急,是找到使燃气机组能够在此类极寒天气正常发电的方法,同时提高预警能力,使调峰发电机组提前做好发电准备,保障市场供给。此外,还需要调节市场机制,通过可观的经济利益激励发电公司增修更多的调峰发电机组,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更多的极端天气情况。将来,系统运营商还需要谨慎对待可再生能源及大规模蓄电池的发展,避免因气候原因出现类似的大规模宕机现象。
这场历史性的风暴提醒人们,多样化的燃料供应,高质量的输电基础设施以及可靠的电网运营商和电力供应商之间的有效协调至关重要。
显然,欧美电力体系已高度市场化,意味着电力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因此电力供给受价格导向严重,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共风险。那么,如果中国某地区遭遇类似寒潮,会如何应对?中国的电力体系和欧美等传统发达国家有本质上的不同:中国还处于电力行业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之中,发电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其运营理念是在维护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一旦有类似事件发生,电网公司可以强制将电力资源调配至受灾区域,以保障民众生命及财产安全。
因此,在中国接下来的电力市场改革中,应当吸取教训,既要追求高效率,又要保障公共安全: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效率,同时加强监管,确保在极端条件下的生产生活秩序。既要寻求绿色发展,又要发挥传统能源的优势: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避免盲目去除煤电机组产能,在找到完全替代煤电机组的方案之前依然需要煤电机组来维护电网的稳定运行。既要技术创新,又要机制创新:一方面,大规模储能、碳捕捉与封存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未来的电力行业安全、绿色、低价发展带来信心;另一方面,应当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激励机制,使中国的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事半功倍。
相关新闻
-
应用经济学院举办“玉华成长奖学金”系列活动
2024/12/21
-
应用经济学院学生王漫玉获中国经济学博士生论坛最佳海报展示奖
2024/12/21
-
百所经院院长齐聚 共论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12/19
-
应用经济学院师生赴利亚德集团开展调研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