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博物馆建设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赋能城市在社会、经济、人文的价值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九部委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博物馆事业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探索在文化资源丰厚地区建设“博物馆之城”“博物馆小镇”等集群聚落。北京、西安、大同、南京等历史文化名城纷纷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
7月26日,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图为参观者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内观展。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为推动“博物馆之城”建设高质量发展,了解市民对博物馆建设的看法,刻画居民参观博物馆的行为特征,2022年4月至5月,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经济研究所在北京、西安、南京三个“博物馆之城”建设城市展开问卷调研。调研共计收到北京有效问卷1122份,西安528份,南京545份。
市民对“博物馆之城”建设认知程度较高
北京、西安、南京三地居民对“博物馆之城”建设认知水平较高。91.71%、87.12%和78.17%的北京、西安和南京受访者知晓“博物馆之城”建设。历史类博物馆是最受三地受访者喜爱的博物馆类型,三地最喜爱此类博物馆的受访者占比为53.01%。此外,最喜爱艺术类博物馆的受访者占比为17.44%;最喜爱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受访者占比为15.40%;最喜爱综合性博物馆的受访者占比为14.15%。各类博物馆均有一定受众,“博物馆之城”建设不仅关注博物馆供给数量,更对博物馆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博物馆对所在城市的人文气质和居民生活有重要影响,居民对其所在地区的博物馆印象最为深刻。北京地区受访者印象最深的博物馆排名前三位分别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首都博物馆。其他受访者填写的博物馆还包括: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卢浮宫、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北京天文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和中国美术馆。西安和南京地区受访者对北京印象最深的博物馆与北京地区结果大致相同,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名列前茅。西安和南京居民对当地印象最深的博物馆包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
博物馆参观的群体差异明显
受疫情影响,2019-2021年三地受访者线下参观频次均值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2019年为2.06次,2020年、2021年分别为1.88次、1.80次。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文化参与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超过半数三地受访者过去一年有参与过博物馆线上展览。北京、西安、南京分别有58.28%、50.11%和36.47%受访者曾参与过线上展览活动。线上展览参与次数和闲暇上网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闲暇上网时间越长的群体线上展览参与频次越高。同时,线上展览参与形式在不同年龄层群体间呈现异质性,60岁及以上受访者群体线上展览参与度较低。
线上展览与线下展览两种形式各有优势。参观过线上展览的受访者认为线上展览形式最主要的优势为“互动参与,科技感强”和“内容丰富,使用便捷”。受访者认为线下展览的两个最明显优势是“沉浸式体验感受更直观”和“讲解交流,能学到更多东西”。线上展览的便利性、新颖性与线下展览的现场感、社交性形成了鲜明对比。博物馆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展览形式,拓展受众群体,满足不同群体的偏好和需求。
博物馆参与和认知情况也存在年龄群体差异,博物馆对于年轻群体的吸引力有待提高。例如,50-59岁群体最关注“博物馆之城”建设,该年龄区间有90.59%的受访者知晓“博物馆之城”建设。从线下参观消费水平来看,50-59岁群体是博物馆的消费主力。从线下参观频次来看,20-29岁居民群体参与频次低于样本平均水平。进一步细分参观类型来看,20-29岁年轻人在线下参观时偏爱民营美术馆,对民营美术馆的支付意愿也更高,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全样本平均水平。
文化和美育培育对于提升博物馆的参与度具有积极影响。调查显示,具备相关专业经历和知识的受访者具有更高的参观频次水平。本人或者亲友有从事过文化艺术、考古、博物馆等相关工作或相关专业学习的受访人群的参与频次高于没有相关经历的受访者。美育教育和文化资本的代际传承对于提升文化素养和增加文化参与有重要作用,需要社会长期积累和培育,目前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博物馆之城”建设要体现公众需求
博物馆和城市、市民的关系越来越近,博物馆提供开放性的平台促进公众的交流与思考。三地受访者最关注博物馆的因素为“博物馆展品的陈列布局”“展馆设计和主题内容富有特色”和“展品本身”,此外影响参观印象的因素包括“博物馆讲解与相关服务”和“博物馆的外观设计及内部氛围”。博物馆参与者更加注重博物馆的品质,对博物馆门票敏感度较低,75.28%受访者认为“博物馆应该低收费或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确定收费标准”,只有24.72%受访者认为“所有博物馆都应该免费”。
近日,“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为参观者在观看展品。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参观博物馆已成为居民生活方式的选择。“增长知识,培养审美”和“解压放松,休闲娱乐”是线下参观中最主要的两类参观目的。家庭出行和朋友结伴出行是最主要的两类线下参观出行方式,家庭出行占比为46.42%,朋友结伴出行占比为34.72%。同时,博物馆的距离是影响市民进入博物馆的因素之一,尤其在亲子和休闲目的为主的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博物馆可以成为亲子活动、家庭出游、约见朋友的休闲社交场所和寓教于乐的教育场所,成为人们放松享受、社交交流的休闲空间。“打造美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空间”和“加强与周围社区和城市的互动,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是受访者认为博物馆之城建设最亟待提升的两方面内容。
未来路径
综合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和受访者建议,笔者认为,“博物馆之城”的建设,可以多角度着手。
其一,提高博物馆的亲民性,注重博物馆与城市、社区之间的互动。博物馆从关注历史中的“物”的稀缺和价值,转向重视当下生活中“人”的感受与需求,突出人民性反映了博物馆整体价值观的提升。博物馆需要为公众访问、享受服务提供便捷通道和均等机会,建立平等良性、和谐互动关系。
其二,增加博物馆的新颖性、放松感,注重休闲与美育融合,提升对公众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公众文化参与度。博物馆要让文物艺术品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让观展者得到更好的感官体验、精神收获和价值影响。推动博物馆展览展示教育活动及其他功能进入商圈、社区、机场、车站等城市公共空间。除了学术研究和知识性,博物馆需要把休闲功能做得更好。
第三,将科技和智能数字化融入博物馆建设中,提升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通过科技手段增强博物馆之间数字资源调动,吸引年轻人走入博物馆。传承中华文化遗产,开发数字藏品、艺术衍生品,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第四,创新博物馆的宣传方式和形式,提高博物馆以及活动的影响力。调查显示,知名文物、综艺节目、网红元素会直接影响一部分居民是否参观博物馆的决定。通过多样化推广方式,举办更多有活力、有影响力的活动,能够让博物馆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
(作者李越欣,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助理教授;作者陈艺博、陶佳祺,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研究生)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李越欣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陈艺博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陶佳祺
编辑:谢愚 李柳嘉
来源:金融时报
相关新闻
-
应用经济学院魏楚教授接受《北京新闻》采访
2024/12/17
-
应经学子积极参演“先锋・人大组歌”音乐舞蹈史诗展演!
2024/12/16
-
“职”梦启程!应经学子在职业规划大赛获第一!
2024/12/10
-
应用经济学院师生赴翼鸥教育开展调研,探索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