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
7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和新闻学院联合组建的调研团队——广西线凤东城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开启为期7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调研任务。
7月24日,凤东城队来到本组调研的第一站——凤山县。凤山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因“环山似凤,环凤皆山,翠屏丹幛,凌霄欲飞”而得名。总面积1738平方公里,共辖6乡3镇,95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1339个村民小组,2371个自然屯,总人口22.12万人,主要居住壮、汉、瑶等11个世居民族。凤山境内矿产、林产资源丰富。富藏金矿、黄铁矿、硫磺矿等矿产,素有“黄金之乡”的美称。凤山自然生态优良,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岩溶之冠,洞穴之城”的美誉。2020年11月底,凤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招商引资促发展 致富路上产业旺
7月24日下午,调研团一行人抵达龙华凤山双创产业园。龙华凤山双创产业园始建于2018年,由东西部协作资金与凤山县共同兴建,总投资近2亿元,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园区配套齐全,建有标准厂房、孵化研发中心和配套服务中心,可满足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办公和科研需求。
园区于2020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由县级平台城投公司运营管理。利用协作平台引入深圳市服务企业、发展产业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与龙华区共同研究制定出台《粤凤协作优惠政策》《龙华扶贫车间产业园区企业优惠政策》等招商优惠政策,多渠道招商引资,先后引进新能源开发、文旅、农产品深加工等20多家,构筑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结构,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对于入驻园区的企业,凤山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提供细致周到、精准高效的服务。采取送服务上门的方式,帮助企业用好租金减免、税收优惠和“桂惠贷”等优惠政策;为园区企业建立主管部门专人联系制度,按照“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及时了解企业在用工、资金、经营等方面的状况和需求,从政府层面多方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从而带动更多就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了提升园区管理水平,通过开办园区管理员培训班,帮助管理人员树立从业人员的服务理念,熟悉政府的招商营商优惠政策,掌握必要的物业服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
▲调研团参观龙华凤山双创产业园
▲调研团在龙华凤山双创产业园合影留念
青山脚下桑叶新 小蚕共育助振兴
7月24日下午,调研团一行人到达平乐瑶族乡平旺村,实地考察凤山县的桑蚕助农产业。近年来,凤山县通过政府主导,因需施策、明确目标、创新模式、引进技术、整合资金,加大激励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全面推动桑蚕产业发展提速。
▲调研团同当地脱贫户了解桑蚕养殖情况
该县引进高产优良桑树和蚕品种,建设示范基地,每个乡(镇)建设1个面积100亩以上桑蚕种养示范基地,提高桑蚕产业综合优势。推行“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建立协调管理机制,确保蚕茧收购保价平稳。加大开发打造品牌力度,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努力延伸茧、丝产业链,引进食药桑、饲料桑、生态桑发展技术,提高桑蚕产业附加值。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桑蚕产业项目扶持力度。该县先后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县级财政配套资金3200万元,实施新种桑园1.1万亩、老桑园改种新品种8100亩;新建蚕房13.9万平方米;2021年养蚕8.634万张,生产蚕茧3309吨,农户售茧收入1.588亿元。2022年计划养蚕9.5万张,产鲜茧3800吨以上,农户售茧收入1.9亿元。该县还通过建立产业基金扶持、产业奖补、企业补助等一体化激励推动机制,筑巢引凤,引进蚕茧加工企业进驻,推进三产融合,增加蚕茧附加值。桑蚕养殖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调研团在平乐瑶族乡平旺村村委会合影
农旅结合百凤兴 合作共赢富裕奔
广西凤山县百凤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凤兴公司”)是由凤山县99个村(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携手共进、共同提高”的原则联合成立的公司,是县村级集体经济投融资管理平台公司。公司的主要职能是为村级集体“三资”进行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更好地为全县村(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服务,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凤山县作为河池市第一个实现全县所有村(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联合发展的县份,走出了一条“以支部为引领、以资源盘活优势互补为基础、以产业合作为助力、合作共赢共同富裕”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拓宽,“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
凤山县凤旁文旅度假基地项目由百凤兴公司整合凤城镇才劳村、凤阳社区、巴旁村,思源街道巴烈社区、恒里社区,乔音乡久加村等6个村(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的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补助资金300万元投资兴建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项目占地约30亩,设有露营烧烤区、森林民宿区、特色餐饮区、户外音乐表演区、商业区、儿童游乐区、上山步道游览观光等特色功能区,是一个集户外休闲露营、烧烤、民宿、餐饮、户外婚庆、单位团建、商业表演、露天酒吧、网红打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服务体。
凤山县凤旁文旅度假基地项目于2023年3月底开工建设,5月1日投入试运营,5月16日正式开业运营。该项目由百凤兴公司旗下的子公司百凤兴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员工从项目村中择优录用,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是年终按照项目的收益减去管理成本后采取“固定分红+利益分成”进行分配,设立财务专户对项目资金进行专项管理。项目运营至今,接待游客量约3万人,营业额约40万元,解决就业24人,其中,脱贫户5人、监测户1人,购买农户养殖的牛、鸡、鸭、猪、大米、油等农特产品15.72万元,带动农户49户,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约2万元。
▲调研团在百凤兴农旅结合产业基地合影
▲调研团在百凤兴农旅结合产业基地合影
访谈掠影
▲王裕平老师访谈县政协主席韦海山
▲王裕平老师访谈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黄必领
▲博士生朱晨之访谈思源街道党工委书记罗明稳
▲王裕平老师访谈原乔音乡同乐村驻村第一书记韦文清
花絮
▲调研团在龙华凤山双创产业园
▲产业园内工作忙
▲调研团向致富带头人请教致富经验
▲调研团在县乡村振兴局合影留念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
相关新闻
-
应用经济学院魏楚教授接受《北京新闻》采访
2024/12/17
-
应经学子积极参演“先锋・人大组歌”音乐舞蹈史诗展演!
2024/12/16
-
“职”梦启程!应经学子在职业规划大赛获第一!
2024/12/10
-
应用经济学院师生赴翼鸥教育开展调研,探索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