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832工程”专题| 陕西线-寻源陕公队在延长县

发文时间:2024-08-03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应用经济学院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

7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盘古智库长安研究院与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组建的调研团队从延安市出发,开启为期7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延安市3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延川县、延长县、宜川县)的调研工作,记录革命圣地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延安案例、延安经验。

7月16日下午,寻源陕公队到达延长县。延长县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东部,延河下游,西接宝塔区,北靠延川县,南依宜川县,东临黄河与山西省大宁县、永和县隔河相望,县名因延河自西向东流入黄河而得名。全县总面积2368.7平方公里,总人口14.93万,2018年9月全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延长县是大陆第一口油井诞生地,被称为“石油之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五日,中国近代陆上第一口油井在县城西门外开钻,同年9月10日出油,中国人民第一次用上了国产油。革命战争年代,延长石油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功臣油矿”。同时,延长县土地资源丰富,以黄绵土和黑垆土为主的土壤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光热昼夜温差20℃左右,降水集中在作物生长茂盛期,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是苹果、酥梨、西瓜等水果的最佳优生区,享有“瓜果之乡”的美名。

▲摄于延长县“延一井”

小木耳托起大产业

7月16日下午,访谈团驱车前往延长县黑家堡镇黑家堡镇糜草洼黑木耳养殖基地,调研晶晶延长黑木耳产业园。黑家堡镇地处川道地区,延河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为木耳生产、加工、运输等提供便利。当地政府在宜兴市帮助下引进木耳养殖龙头企业庆阳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企业技术入股-政府资金扶持-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大力发展木耳种植产业。当前,产业园内共有大棚63座,主要种植品质好、产量高、定价权强的白玉木耳,现投放菌棒超一百万棒,年预期利润值在三百万元以上,项目辐射带动的六个村集体每年可得分红超十万元。与此同时,产业园可提供常设务工岗位约40个、临时务工岗位超2500人次,能够有效带动附近村民就业,增加群众产业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访谈团在延长县黑家堡镇黑家堡晶晶产业园合影

新乡村带来新生活

随后,访谈团驱车前往七里村街道董家芽村调研“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情况。董家芽行政村充分挖掘自身临近延长县城、毗邻屏山公园的区位优势,锚定“栖迟翠屏山,漫步董家”的发展定位积极打造“致富塬”“示范塬”“游乐塬”“幸福塬”:一是聚力资源要素,着力打造产业集聚的“致富塬”。董家芽村在梨果种植为主导、温室大棚果蔬种植、发展小水果特色产业基础上,按照“以农带旅、以旅促农”的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开发民宿、农家乐、采摘体验园等农业服务项目,多元化集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二是聚力科技要素,着力打造科技赋能的“示范塬”。董家芽村通过“智慧果园”建设实现果树精准快速“无人化”管理,并积极推进特产品种植生产管理销售等网络化进程,以科技赋能乡村发展。三是聚力生态元素,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游乐塬”。董家芽村对村内院墙、墙面、大门等进行统一改造,并对生活污水实施集中转运处理,为农旅融合发展夯实基础。四是聚力群策群治,着力打造文明和谐的“幸福塬”。董家芽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代表议事、群众参与”模式,通过设立“矛盾调节站”、推行卫生评比送福旗等方式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访谈团在延长县董家芽村走访参观

紫砂壶彰显苏陕情

7月17日上午,访谈团到达七里村街道雷家滩社区双创中心,观摩苏陕协作项目中超利永紫砂乡村振兴工场。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与延长县是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二者按照“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的模式,携手创办了中超利永紫砂陶乡村振兴工场。山河隔万里,协作最关情,工场充分利用了宜兴市作为中国陶都的技术优势与延长县作为农业县的劳动力优势,并结合紫砂壶制作老少皆宜、工作灵活的特点,成功将宜兴“富贵土”送到黄土高原,以宜兴最大的富民紫砂产业助力延长乡村振兴。

访谈团参观延长线中超利永紫砂乡村振兴工场

与此同时,延长县以“扩销增收”为目标,采取“线上+线下”模式进行宣传,借助宜兴知名的“珽珽紫砂”抖音直播带货平台,宣传推广紫砂产品。宜兴市则立足自身技术优势,先后邀请省级大师、高级工艺师来延长针对紫砂文化、制作技巧开展授课,以文化赋能、数字赋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当前,该乡村振兴工场紫砂产品销量已近千件,销售收入累计超二十万,为延长县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延长县中超利永紫砂乡村振兴工场工人在直播制壶

苹果树深藏“致富经”

随后,访谈团到达七里村街道管村,调研认养农业平台开发建设项目。延长县管村在证监会中金所定点帮扶帮助下积极探索“果树认养”生产新模式,以VR实景展示、24小时在线直播和一对一管家式服务等方式让消费者深度参与到农业生产过程,以绿色食品的“私人订制”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成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产供销”向“销供产”模式的转变。目前,管村120户果农的494亩新品种矮化密植果园已经全面纳入延长认养农业管理体系。果农可通过土地流转、果树承包和入企务工等多渠道融入“认养农业”,变“资源”为“资产”,实现亩均收入翻一番。

访谈团调研延长县“果树认养”项目开发建设情况

亲历者重忆攻坚

7月17日下午,访谈团在延长县开展脱贫攻坚亲历者访谈。

应用经济学院张钟文副教授访谈了延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罗炜杰。罗炜杰介绍了延长县“果菜增效富民,油气转型强县,三产提升兴业,项目带动发展”战略,还就延长县以苹果产业为主、现代养殖业和设施农业为两翼、区域特色产业为辅的产业格局在脱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罗炜杰指出,脱贫攻坚的一大难点在于如何实现生活、思想“双脱贫”,延长县坚持扶贫先扶志、帮扶不包办的鲜明导向,强调思想观念转变先行,以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群众主观能动性,形成自上而下的全社会最大合力。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张钟文副教授访谈延长县政府副县长罗炜杰

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胡俊彦访谈了延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志宏。赵志宏详细叙述了延长县脱贫攻坚奋斗史,并从分级监测“四色管理”、畅通风险摸排“五大渠道”、严格执行纳入“八步程序”与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三个到位”等要点入手对延长县脱贫攻坚制度展开了介绍。赵志宏指出,脱贫攻坚系列政策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带动了地方产业发展、提升了社会保障水平、增强了干群感情,为延长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生胡俊彦访谈延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志宏

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响访谈了延长县雷镇党委书记马志有。马志有就雷镇产业扶贫的相关经验进行了分享。雷镇综合政策、地理与气候因素,针对性地提出“区苹果业、沿黄花椒业、沟道种养业”的发展策略,以特色化品牌建设为抓手着力农产品附加值,提升镇域产业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生李响访谈延长县雷镇党委书记马志有

应用经济学院本科生朱天哲访谈了延长县张家滩镇王家河村第一书记陈继宏。陈继宏分析了王家河村的致贫原因,强调产业发展是全村脱贫的关键因素。作为延长县公路局派驻干部,陈继宏积极联系走访群众,参与便民利民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不断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本科生朱天哲访谈延长县张家滩镇王家河村第一书记陈继宏

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莹莹访谈了延长县张家滩镇韩家村脱贫户王飞。王飞妻子因事故患有残疾,同时家中子女众多,医疗支出与教育支出较大,家境因而拮据。在扶贫政策支持下,妻子的医疗费与子女的学费得到政府补贴,王飞也得以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生产工作中,从而摆脱了贫困。展望未来,王飞激动地指着身后“永远跟党走”的牌子深情说,“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日子会越来越好!”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生王莹莹访谈延长县张家滩镇韩家村脱贫户王飞

行程预告

接下来,寻源陕公队将前往宜川县继续开展“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将就宜川县的科技赋能农业发展、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文旅产业融合等进行调研,并深入访谈宜川县的脱贫攻坚亲历者,敬请期待。

我们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延长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延长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联合新闻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