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

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启动“先锋闯将”优秀学生培养计划、“大国边疆”育人工程社会调研与学术创新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等系列项目。应用经济学院落实学校党委部署,组织学院骨干师生参与暑期调研,在扎根中国大地的调研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有品格觉悟、有专业本领、有健康身心”的“三有人才”,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7月28-29日,“大国边疆”防风固沙队来到位于新疆克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合奇县。阿合奇县位于西部天山南脉腹地,地处高寒山区,东邻乌什县,东南与柯坪县接壤,西南与阿图什市毗连,西部和北部与吉尔吉斯共和国交接。边界线长305.3千米,总面积约1.15万平方千米。阿合奇县是柯尔克孜族的主要聚居地,被誉为“中国纳斯之乡”、“中国猎鹰之乡”、“中国库姆孜之乡”和“中国刺绣之乡”。

漫步非遗小镇,体悟民族文化

7月28日上午,调研团队来到柯尔克孜非遗小镇,远方皑皑雪山清晰可见,道路两旁绘制着具有柯尔克孜民族特色的壁画。柯尔克孜非遗小镇是柯尔克孜民俗文化的荟萃之地,2015年被列为《新疆旅游新业态100个重点项目名录》,2016年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2020年成功申报国家3A级景区。

在阿合奇县纳斯史诗馆,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料向成员们讲述着《玛纳斯》史诗的前世今生,以及《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传承发扬的重要贡献。《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一部英雄史诗,描写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率领柯尔克孜人民与外来侵略者和邪恶势力进行英勇斗争的事迹,体现了柯尔克孜人民顽强不屈、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玛纳斯》史诗集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之大成,具有文学、历史、语言、民俗等丰厚价值。此外,展厅中摆放着许多体现柯尔克孜族传统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的展品,如马鞍、钩刺壁挂、传统服饰等,成员们认真观赏学习、积极交流探讨。在非小镇,调研成员们了解了柯尔克孜族的传统民俗文化,体悟到中华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厚底蕴。

中科沙棘,产业援疆

新疆中科沙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沙棘”)成立于2018年12月,是中国华能集团与江苏无锡援建的代表性项目。2021年5月,中科沙棘被授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中科沙棘主要从事沙棘资源收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一体化经营。五年来,中科沙棘有效促进当地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巩固了阿合奇县脱贫攻坚成果。

7月28日下午,调研团队来到中科沙棘进行走访调研。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引领、科技创新。目前,拥有一座流态式超低温冷冻隧道,确保营养品质不流失;配套建设3300吨保鲜冷冻储存库,年加工能力可达5000吨。中科沙棘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现已推出沙棘系列产品18款,并正在研发沙棘复合饮品、降脂降糖功能性产品等。中科沙棘还坚持走产学研发展道路,于2021年联合新疆大学成立“新疆沙棘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进行技术合作,打造“棘鲜丰”品牌。

中科沙棘现代化的生产加工厂房,以及“致力于成为沙棘行业领航者”的企业愿景,给调研团队留下深刻印象。中科沙棘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与发展,既是产业兴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写照,又是对口援疆政策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帮扶、提升新疆自身“造血”功能的成功实践。

据阿合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窦亮、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胡栓介绍,中国华能集团以及江苏省无锡市作为帮扶单位,除了对林果业的帮扶,在水利事业、捐资助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移民安居等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对于促进阿合奇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能携手别迭里 共绘乡村新画卷

7月28日下午,调研团队前往库兰萨日克乡别迭里村走访调研。“别迭里”在柯尔克孜语中为“边境卡口”。别迭里村西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边境线长70公里,占全县边境线的五分之一,是典型的抵边村。华能集团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席宽,为成员们全方位介绍了别迭里村的发展情况。组织上,别迭里村加强党建引领,坚持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强化组织保障。思想上,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乡村大舞台等阵地,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组建“马背宣讲团”、“石榴宣讲队”等,开展宣讲30余次,号召各民族像石榴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强化凝聚力、增强认同感。经济上,立足产业发展,强化经济基础,扎实开展畜牧业品种改良工作,打造柯尔克孜羊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品种羊已达1000余只,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此外,大力发展戈壁沙棘产业1.2万余亩,解决就地就近就业400余人。边防治理上,大力弘扬“一座毡房就是一个哨所,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兵”的守边护边精神,273名护边员成为祖国边境线上流动的界碑。

接着,调研团队来到别迭里村红色教育村史馆参观学习。村史馆分为党建活动室、村史馆、荣誉室三部分,由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捐资建设。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调研成员们进一步了解了别迭里村的历史变革与村容巨变。

据库兰萨日克乡党委书记史超介绍,2013年以前,别迭里村是深度贫困村,村民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2014年,华能集团入驻别迭里村,开展帮扶支援工作。到2019年,别迭里村实现整村脱贫,人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2021年,别迭里村荣获自治区“千村整治万村示范村”荣誉称号,同年,华能新疆驻村工作队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离不开对口援疆政策的正确指导,也离不开华能驻村工作队的无私奉献。

走访民族团结文化站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哈拉布拉克乡是一个高原抵边乡,也是多民族聚集区,当地居民主要由柯尔克孜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5个民族共同组成。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以及民族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加强民族团结成为其开展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7月29日上午,调研团队来到了调研之行的最后一站——哈拉布拉克乡民族团结文化站。2022年初,在阿合奇县委统战部的积极协调下,在无锡援疆工作组的资金支持下,民族团结文化站修成。文化站占地面积1348平方米,既是各族人民群众开展联谊活动、主题教育、文化传承的有形阵地,也是巩固哈拉布拉克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的有力载体。

乡干部为成员们详细讲解该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哈拉布拉克乡对全乡各族群众开展分层次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培训,为各民族沟通交流打下坚实基础;坚持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多并举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高原牧场的天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畜牧业,不断巩固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化长廊是文化站的一大特色,长廊两侧是民族团结典型人物事迹的“光荣榜”,有刻下“中国石”、常年坚守在祖国边境一线的护边员吐尔都巴依·依力亚、有被誉为“当代荷马”的《玛纳斯》传承人居素甫·玛玛依,模范人物促进民族团结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爱国奉献精神值得后辈学习、传承。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先锋闯将”优秀学生培养计划

“先锋闯将”优秀学生培养计划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一周年之际,学校启动的全新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努力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增长学生知识见识、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着力培养一批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厉奋发、勇毅前行的优秀分子。

“大国边疆”育人工程社会调研与学术创新计划

“大国边疆”育人工程社会调研与学术创新计划是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启动的育人工程,是全国首个全方位覆盖9个陆地边疆省、45个陆地边境市、140个陆地边境县、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是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行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的重要载体。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深入我国140个陆地边境县开展深度访谈、调研和口述史积累等工作,立足中国边疆发展和治理实践,总结党领导人民边疆治理的成功经验,深化对边疆治理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提炼和发展新时代党的边疆理论,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图片:中国人民大学“大国边疆”防风固沙队、新闻学院

文字:中国人民大学“大国边疆”防风固沙队

部分内容整理自新华社、中国人民大学网站

及当地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资料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谢伦裕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