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我院师生在中国农村能源转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文时间:2022-11-15 阅读次数: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研究团队在中国农村能源转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从传统燃料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是全球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加快农村能源转型,不仅是学界关心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各国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以往研究较少讨论:在政策干预和经济高补贴的多重激励下是否仍然存在固体燃料消费?在居民收入、家庭特征、建筑特征、温度变化等一般性影响因素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未观测到的因素影响着家庭燃料选择?如果有,它是如何产生影响的?针对以上问题,该团队结合北京农村煤改入户调查新数据,首次通过能源核算比较了不同类型农村家庭的能源消费模式,提出并验证了同伴效应影响农村能源转型的新机制,为理解农村能源转型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实证证据,也为决策者推动能源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发现,与尚未实施煤改的家庭(图1a)相比,实施了“煤改电”(图1b)或“煤改气”(图1c)的家庭显著降低了煤炭等固体燃料的使用比例,但这些家庭的固体燃料消费仍存在粘性。为此,团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提出在中国特色文化背景下,农村的熟人社会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可能存在此前文献中所忽略的同伴效应,并通过收入水平、社会规范、信息传递等途径影响家庭的燃料选择。该研究采用村级固体燃料平均使用率来表征同伴效应,并引入了同伴效应变量与潜在变量的交互项来考察传导机制。结果揭示出在农村地区,同伴效应显著降低了家庭的固体燃料使用比例,并对更高收入的家庭和实施“煤改电”政策的家庭影响程度更大。

a

b

c

图1北京农村家庭能流图。

a) 未实行煤改 b) 实行煤改电 c) 实行煤改气

该研究成果以“Role of Peer Effects in China’s Energy Transition: Evidence from Rural Beijing”为题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能源经济系博士生朱梦舒为论文第一作者,黄滢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力支持。


该研究是应用经济学院“中国家庭能源需求团队”长期开展中国家庭能源消费入户调查、坚持“立足中国数据、研究中国问题”进行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团队始终聚焦中国能源需求问题,在PNAS、Nature Energy等发表40余篇论文,连续出版了8本《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研究报告》。

图文/供稿:朱梦舒

设计 责编:朱宇馨 马文林

审核:黄滢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