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发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暨“832”工程)系列访谈项目,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2023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与宿州学院组建联合访谈团,赴安徽省开展“832 工程” 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安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安徽案例、安徽经验。同时期望加强中国人民大学与宿州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共同推动两校高质量发展。
2023年8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宿州学院 “832工程”幸福归宿队赴安徽省宿州市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
本组调研的第二站,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县——灵璧县。“山川灵秀,有石如璧”,故名 “灵璧”。灵璧有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钟馗故里、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誉。灵璧县人口众多,脱贫攻坚初期贫困人口9.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8.11%。2019年4月,灵璧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脱贫不脱政策,县镇聚力发展
8月5日下午,调研团前往灵璧县,开展脱贫攻坚亲历者访谈。应用经济学院谢伦裕老师访谈了县政协副主席(脱贫攻坚期分管副县长)闫超、县财政局局长(脱贫攻坚期扶贫开发局局长唐锐);赵宇恒老师访谈了灵城镇党委书记温瑞;叶财博同学访谈了虞姬镇党委委员王梅,一幅县镇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波澜画卷徐徐展开。
访谈会上,闫超主席介绍到,灵璧县最主要的致贫原因为因病、因残,次要原因为产业不足或家庭变故。为此,县政府针对性出台系列扶贫政策,构建“1234+N”政策体系,为脱贫攻坚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落实健康脱贫政策,依据“351”原则高比例报销医疗费用,加强医疗基建防范大病风险;动产业扶贫加就业扶贫政策,实现引领群众创业,鼓励外出就业,公益岗位托底;立足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度谋划特色产业项目;小额信贷发放有松有紧,确保“贷得到”、“贷得快”、“用得准”、“还得了”。在统筹扶贫资金问题上,从加大投入、加强监管、科学分配、提高绩效等几个方面入手,公平公正公开分配扶贫资金,针对性提供支付,定期检测评估。
▲谢伦裕老师访谈灵璧县政协副主席闫超
乡镇政府层面,实现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壮大培育乡村特色产业,聚焦就业扶贫、产业提升、金融扶贫、联系帮扶,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在产业选择上,乡镇政府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做到一村一产,发展循环农业,确保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赵宇恒老师访谈灵城镇党委书记温瑞
▲叶财博同学访谈虞姬镇党委委员王梅
小轴承转动大产业
8月6日上午,访谈团首先到达灵璧经济开发区调研当地轴承产业发展。开发区与洛阳轴承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建立了灵璧轴承研发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检测、咨询等服务,产业园中各企业轴承产品多样化、精细化,在满足更多需求的同时避免市场竞争,增加企业间合作与技术交流。灵璧县坚持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瞄准长三角、紧盯苏浙沪,逐步形成以轴承钢、轴承套圈、保持架、热处理、轴承组装、轴承研发等专业化分工明确、配套能力强的完整产业链条。
▲访谈团在灵璧经济开发区轴承研发服务中心
大社强企组建扶贫“联盟”
随后,访谈团来到匠米辣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受到脱贫攻坚政策吸引,匠米辣负责人汤献义返乡创业,本打算回乡利用资源优势和家家户户做酱传统为自己在外经营的连锁饭店生产豆酱,但却戏剧性地因为疫情将产业留在了禅堂镇河北村,结合政府扶贫工厂和衔接资金,他把“匠米辣”做成了年利润过百万的企业,带农带贫,带动当地农户就近就业。
▲访谈团在匠米辣食品有限公司听负责人汤献义介绍特色产品
8月6日上午10点,访谈团来到灵璧县众帮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的养牛场主要经营肉牛和母牛繁育,目前规模约为500头。配套经营的还有240余亩草场和玉米,通过青贮饲料、牛粪还田,形成循环农业。但最令访谈团师生感到惊奇的是,该合作社的养牛场丝毫没有异味,合作社负责人解释,他们在饲料中和牛圈中撒中草药,改善肉质,降低病害,同时除臭。
▲灵璧县众帮养殖合作社的牛棚
随后,访谈团来到冯庙镇达园粮油企业。在脱贫攻坚期,达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冯庙镇扶贫工作。2016年,结对帮扶冯庙镇黄家村10户贫困户并在当年脱贫;2017年,结对帮扶冯庙镇三王村6户贫困户并在当年脱贫。除此之外,达园还通过订单生成、务工就业、入股分红、消费扶贫等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带动冯庙镇289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带动3个村集体经济大幅度增收。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达园继续承担社会责任,扛起宿州市食用油储备重担,为冯庙镇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访谈团在达园粮油
▲访谈团在达园粮油合影
户贷社管助产业,抱团取暖促发展
上午11点许,访谈团来到雅丽竹枝加工专业合作社。2018年,在大庙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沟涯村贫困户赵雅丽牵头成立竹枝加工合作社,合作社吸收沟涯村贫困户为社员,统一采购原料、销售产品,让贫困户抱团取暖、合作发展。同时,鼓励合作社社员申请小额信贷贷款,用贷款来的资金统一购买竹枝等原材料,缓解了农户资金压力。竹枝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贫困户和竹枝加工户脱贫致富,年户均增收2万余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扶贫小额信贷不仅为当时的困难群众发展产业提供了经济保障,现在仍然在为扩大生产规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户贷社管合作发展的模式更是变“输血”为“造血”,形成稳定脱贫、发家致富的长效机制。
▲访谈团在雅丽竹枝听脱贫户赵雅丽讲述创业历程
种好小菌菇,蹚出致富路
访谈团师生下午抵达灵璧县杨疃镇双亚食用菌基地展开调研。团队师生了解到,杨疃镇作为农业大镇,每年产生的大量的秸秆、粪污难以处置。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杨疃镇决定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以消纳农作物秸秆以及禽畜粪便,这种做法不仅让秸秆和粪污有了可用之处,还为农户带来了一份额外的收益,食用菌产业逐渐在杨疃镇推广开来。目前食用菌已成为杨疃镇的“主导产业”,也为灵璧县实现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秸秆综合利用+食用菌种植+有机肥生产”的绿色循环产业发展之路,带动全县近万人就业和发展产业,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成绩的背后是灵璧县破解农业发展难题的整体布局,以及当地党委政府对如何提升农业比较效益和延伸产业链的系统谋划。
▲访谈团在杨疃镇双亚食用菌基地听负责人讲高标准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建设历程
▲双亚食用菌基地规模化种植的高品质食用菌
随后,调研团的张钦同学对当地脱贫户程壮壮进行访谈。在访谈中,调研团了解到程壮壮是一名“90后”退伍军人,他返乡发展蘑菇种植,不仅自己圆了脱贫梦,还示范带动周边村民依托蘑菇种植,走上致富路。在小额贷款助推和村干部的帮扶下,程壮壮牵头成立了灵璧县杨集村振兴家庭农场,成长为技术专家。程壮壮还深知,只有产业兴旺了,村民有钱了,生活质量才能持续提高。他充分发挥自身创业优势,分析规划产业发展,利用杨集村的土地广、秸秆多、富余劳动力充足的特点,号召村民走出去请进来,把在外地学到的知识用在发展和建设家乡上。
▲张钦同学访谈当地通过食用菌种植脱贫的程壮壮
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下午4点30分,调研团一行到达灵璧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园共建设66栋高标准日光大棚及配套基础设施,棚内采用自动控制通风保温和自动施肥设施,配套建设道路、管网、供配电、沟渠等基础设施。示范园采用“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管理模式,集蔬菜瓜果的育苗、种植、包装、销售为一体,解决当地近300人就业,实现灵城镇9个行政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30万元。近年来,灵璧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多元主体共同推进的产业振兴大格局,进一步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拓宽“农业+”发展路径,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位于灵城镇山西村的灵璧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灵璧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大棚内景
行程预告
接下来,幸福归宿队将前往萧县继续开展“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将走进萧县白土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张江萧县高科技园等地调研,并深入访谈萧县的脱贫攻坚亲历者,尽请期待。
幸福归宿队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灵璧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灵璧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
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图片:中国人民大学-宿州学院 “832工程”幸福归宿队
文字:中国人民大学-宿州学院“832工程”幸福归宿队
部分内容整理自当地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资料
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生 奚雅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谢伦裕 宋枫
相关新闻
-
应用经济学院魏楚教授接受《北京新闻》采访
2024/12/17
-
应经学子积极参演“先锋・人大组歌”音乐舞蹈史诗展演!
2024/12/16
-
“职”梦启程!应经学子在职业规划大赛获第一!
2024/12/10
-
应用经济学院师生赴翼鸥教育开展调研,探索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