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都北京到西北边陲,从华北平原到伊犁河谷;从政治生活的“心脏”,到“一带一路”的“咽喉”;从关山万里的汉唐驼铃,到联通欧亚的声声汽笛。7月6日至8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率“大国边疆”调研团师生到访“千年驿站、百年口岸”霍尔果斯市。
走访天山深处、军歌嘹亮的边防连,调研开放繁荣、热火朝天的新国门,考察多元一体、交流交融的民族街。在这颗璀璨千年蜚声中外的丝路明珠,感悟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实践伟力,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凝聚力。
第一站:阿拉马力边防连
一心向党乐守边关 红歌传唱为国固防
位于卡拉乔克山下的阿拉马力边防连,一年四季大多数时间都被冰雪覆盖。从市区到营地,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窗外时而是巍峨雪山、时而是悬崖峭壁、时而是白练般的湍急河水。沿着一望无际的中哈边境线,穿越一道道仿佛被刀锋切开的陡涧,驶入连队驻地所在的山腰,扑面而来的是四个用石头“写”在山腰上的大字——“乐守边关”!这里,就是红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的诞生地!
在连长梁欢的带领下,调研团师生共同参观连史馆。1962年,来自天南海北的指战员奔赴新疆边防一线。在荒无人烟的山头,官兵们以“三峰骆驼一口锅,两把铁锹住地窝”的艰苦创业精神,在石头缝里扎下根来,白手起家盖起哨卡、建起边防站。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一线官兵心中流淌出“祖国要我守边卡,边防线上把根扎”的心声,这便成为后来唱遍大江南北的红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站在镌刻着歌词的“石书”旁,战士们带领“大国边疆”调研团的同学们唱响《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几十年来,每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人们眼前总能浮现出边防官兵苦中作乐、战天斗地的生动画面,耳旁总能听见“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的朴素心声,心中总能升腾起“一心向党,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牺牲奉献”的红歌精神。
(边防战士与调研团学生同唱红歌)
(张东刚书记向连长赠送《毛主席给陕北公学题词》的集字摆件)
边防战士带领调研团同学们同巡边防之路、致敬边境界碑。全副武装的人民子弟兵,高擎红旗的人民大学生,沿着霍尔果斯河边的巡逻路向深山走去,站在鲜红“中国”字样的界碑旁,眺望辽阔的祖国疆土。“强边固防才能国泰民安”——这既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感叹;“边防的路都走过了,以后什么路都能走,边防的苦都吃过了,以后什么苦都能吃”——这也是成长成才、淬炼成钢的心声。
(“大国边疆”师生调研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界碑边合影)
第二站:霍尔果斯口岸
边贸开放“加速跑” 携手丝路向未来
“从天安门到新国门,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有人大人的足迹”。席志成是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的本科新生,去年9月与全体军训营师生一起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观看升国旗仪式的他,作为“先锋闯将”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第一期代表参加“大国边疆”调研团来到霍尔果斯第六代国门。
(第六代国门)
“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作为集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多功能口岸,霍尔果斯既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塞。“大国边疆”调研团一行深入口岸一线,实地调研口岸建设运营、公路铁路运输、外贸企业发展等情况。
(调研团在霍尔果斯口岸综合保税区等地调研)
在霍尔果斯第六代国门视频指挥中心,调研团师生听取口岸运行情况介绍。高清实时影像中,口岸一派繁忙景象,车辆在国门前有序排队等待出境。一列满载日用百货、机电产品、服装玩具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正从铁路口岸出境,短短十余天后,就可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商场里上架销售。霍尔果斯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皮履屏向调研团师生介绍,“全国中欧班列的运输货物品类从最初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扩大到汽车配件等5万余种商品”。目前,霍尔果斯年通关能力出入境人员达到500万人(次),货运达到300万吨,极大地推动了新疆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的高质量发展。
(调研团师生在霍尔果斯口岸视频指挥中心调研)
在由霍尔果斯第五代国门改造而成的国门文化展示馆里,调研团师生看到二十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霍尔果斯考察调研的照片,学习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察看霍尔果斯口岸现场作业情况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真切感受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核心区、一个枢纽地带。热火朝天、朝气蓬勃的霍尔果斯口岸,正是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跑出“加速度”、实现高质量的生动样本。
(调研团在国门文化展示馆等地调研)
第三站:伊宁六星街、伊犁将军府
交流交融一家亲 卫国戍边守山河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调研期间,“大国边疆”师生调研团专门到展示多民族文化风情的伊宁六星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伊犁将军府参观。
(六星街,图源新华社)
伊宁是霍尔果斯所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城市,是一座依水而筑、傍花而居的边陲之城,是院门敞开、迎客归来的亲情之城,也是充满老城情、烟火气、市井感的家园之城。作为伊宁重要城市文脉,六星街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典型街区,不到50公顷的六星街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多个民族的居民。
(六星街多民族手风琴演奏,图源新华社)
尖顶小阁楼、半弓形窗棂、木雕廊檐、铁艺门廊,还有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来来往往的市民、游客,与各具民族风格的果园、庭院、音乐、舞蹈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各民族手足相亲、精神相依、守望相助、人心归聚,展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文化魅力。
(“大国边疆”调研团师生在塔城马大姐家围坐)
作为西北塞防的重要通道,清政府在惠远设立统辖天山南北军政事务的“伊犁将军”,陆续修建守卫边陲的“伊犁九城”,民族英雄林则徐还曾在这里领导百姓开通水利,受到各族人民的尊敬。保存至今的惠远古城中,伊犁将军府成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团师生认真参观伊犁将军府历史陈列室,了解伊犁将军对巩固西北边防、抵御外敌侵略、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移民屯垦、兴办教育等重要治疆国策,深刻感悟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统一性,深刻领悟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调研团师生在伊犁将军府参观)
行走“大国边疆” 以壮美山河淬炼先锋闯将!
此次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启动的“大国边疆”育人工程社会调研与学术创新计划,是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行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载体。
“大国边疆”调研活动将把握“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总要求,围绕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生态屏障、对外开放、国家安全等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重点方面,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主题,打造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的自主知识体系创新高地,用学术语言讲好新时代新疆磅礴气象之大、山河壮丽之美、人文璀璨之厚、民族团结之和、开放发展之进的新气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康庄大道上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先锋闯将。
应用经济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王丽媛:
边疆往往处在一个国家的最外围,但从向外延伸的视野来看,她又处在最中心、最前沿的位置。这里不仅景美、人善,更是多元文化和中外文明交融的宝地,兼具厚重的历史底蕴,与蓬勃的发展活力。从过去“驼队经过的地方”,到今天“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多功能口岸,霍尔果斯紧跟民族复兴的大势,加速再现丝路重镇的繁华。虽与北京相距三千四百公里,但我们仍能深深地感受到这座城市跟国家的发展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在商贸联通、能源安全、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吴泽埼:
行走在大国的边疆,身临其境感受着边疆的发展活力。在综合保税区,企业有“五减五免”的优惠政策;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边民有每天八千元的互市免税贸易额;在跨境自由贸易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正准备发往两国市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内陆口岸经济正处于历史上最开放、最宝贵的时期。发展的口岸正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广袤的边疆正呼唤我们新时代青年去书写新的篇章!
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天阳: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孩子,借助“大国边疆”的实践机会,与人大老师和同学回乡调研,从另一个视角观察新疆,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家乡。过去习以为常的生活,孕育着丰富的学理知识、来自于亿万干部群众的辛苦耕耘。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石榴籽”精神背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大课题。多民族共荣的互嵌式社区、现代化的基层治理方式、合作共营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等治理和发展成果则为“兴边富民”打下了最坚实的地基。家乡的故事需要我们认真审视、用心讲述,边疆的土地期待着青年先锋闯将的到来!
艺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许龄艺:
当我走进霍尔果斯的一家街边商铺时,年轻的老板和老板娘正在招揽顾客。老板娘是个棕色眼眸的哈萨克族姑娘,正在用哈萨克语为外宾讲解着羊毛地毯花样的设计含义,老板则用汉语为我们宣传他的网店,这样的场景是我们调研过程中最常见的画面。在我们看来十分新奇的场景,却是本地人民最平常的生活,“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是我在调研笔记上记下的第一句话。而在当地能源站点、农业园区、现代社区等发展的关键点位,最常见的便是某地援建的醒目标识,身后的祖国大家庭是边疆团结发展最大的依靠。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郑槐泠:
头顶边关月,心系国家安。对于边防连的战士们来说,他们身在远方、扎根边疆,面对起伏的山脉、奔涌的河水,心中除了诗意,更充满了使命与担当。在这里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每一个战士都将最清澈的爱献给了祖国。在与战士们演练合唱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他们身上的那份精神气所感染,那是一种即使大山大河只有我,也要唱出豪情壮志的魄力!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先锋闯将”最真实的样子,体验到了对祖国血浓于水的澎湃情感。
明德书院2022级本科生何静怡:
“三峰骆驼一口锅,两把铁锹住地窝”,第一代建立阿拉马力边防站的官兵以艰苦创业的英雄事迹向我们展示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崇高品质。战士们亲手打造的“乐守边关”四字,正是对一代代边防官兵宝贵精神的高度概括。面对孤独,他们用一个“乐”字来回应边疆的苦寒;面对我们,他们用一句“边防的路都走过了,以后你什么路都能走”送来最真挚的祝福。我将永远铭记这一次踏足边疆的宝贵经历,踏实本分做人、精益求精做事,在祖国需要我的岗位上,交出自己最好的答卷。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厅长祖力亚提·司马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库兰·赛富汗以及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军事采访室、中国人民大学党政办、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应用经济学院、新闻学院、历史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一同参与活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书记杨秀理,州委副书记、霍尔果斯市委书记郝建民参加会见。
相关新闻
-
应用经济学院魏楚教授接受《北京新闻》采访
2024/12/17
-
应经学子积极参演“先锋・人大组歌”音乐舞蹈史诗展演!
2024/12/16
-
“职”梦启程!应经学子在职业规划大赛获第一!
2024/12/10
-
应用经济学院师生赴翼鸥教育开展调研,探索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