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5月5-6日,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2023)在成都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年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经济”以及应用经济学科如何服务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高质量发展等重要问题开展研讨交流,通过总结中国发展经验、阐述中国经济故事,推动中国应用经济学科发展,为世界贡献中国经济思想与智慧。


年会设立了序幕论坛、开幕论坛、大会论坛和分论坛四个环节。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球,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张宇燕,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卓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东北财经大学原校长吕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以及部分第八届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校应用经济学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杰出学者代表、国内经济学知名期刊专家等两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林尚立、赵德武、吕炜在年会开幕论坛上致辞,高培勇、吴晓球、张宇燕做主旨演讲,开幕论坛由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卓志主持。



林尚立代表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本届年会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经济”既立足当下,也关注未来,是一个很切合于当今中国和当今世界的主题。在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现代化的中心在哪里,经济学的中心也在哪里。今天,经济的整个发展开始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以数字经济为背景的现代化应该有一个能够引领世界、引领未来的经济学,我们要做好迎接这个时代到来的准备。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这是党赋予中国学者、中国大学神圣的使命。我们要教好学生、办好学校、做好研究,做一等的学问、做一等的先生、做一等的科研。中国的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中国人民的创造是伟大的,应用经济学的服务和贡献也将是伟大的。



吴晓球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和金融的作用”的主旨演讲,他首先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球现代化共性和中国特色的结合;其次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强调了市场经济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金融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包括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实现中国金融的现代化,进而有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赵德武代表主办方西南财经大学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表示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自2019年举办以来,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的指导下,把握时代脉搏、扎根中国大地,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深刻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已经成为学者交流研讨、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平台,为我国应用经济学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吕炜代表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本次年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经济”为主题,围绕应用经济学建设的七个专题展开研究讨论,充分响应了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事关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重大决策部署,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应用经济学科高水平建设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培勇作了题为“谨防拼经济走老路”的主旨演讲。他首先以宏观政策的配置为例,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拼经济”的做法不能落入走高速增长的惯性思维;其次,他提出应用经济学领域理论工作者要将宏观政策配置的基本常识及学理支撑说清楚、讲明白,成本分析和效益分析兼顾,认清宏观政策并非“万用良药”,要将如何看待新时代十年,特别是疫情三年的宏观政策配置说清楚、讲明白;最后,他指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节制、要精准,无论是“拼经济”还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都要契合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张宇燕作了题为“关于全球政治经济学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演讲。他首先指出经济的长期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和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利得;随后讨论了技术进步情形下比较优势变化对当代中美之间贸易政策转向的影响,并深入阐释了全球政治经济学与国内政治经济学的差异。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包括中国应用经济学的现代化,而应用经济学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就是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真正创造出中国的应用经济学。



5月5日,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开评议组第三次会议。会议集体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对应用经济学学科发展展开了研讨,并就《应用经济学评论》期刊建设进行座谈。吴晓球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马海涛、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等学科评议组成员与会进行了讨论。本次会议由吕炜主持。


5月5日下午,应用经济学年会序幕论坛正式召开,论坛以“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新模式”为主题,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尹庆双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与应用经济学科建设的新探索”为题发表演讲,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金清、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秋生、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院长赵德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亚红等多名专家围绕新发展格局、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增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主持了序幕论坛。



5月6日,大会分论坛由庄毓敏主持,卓志、马海涛、梁琪、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钟晓敏、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龚六堂、江西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王乔发表主题演讲。大会分论坛二由王擎主持,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朱孟楠、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马亚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永友、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建军、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王伟同、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刘莉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唐宜红发表演讲。



郑新业作了题为“碳经济:科学原理、典型事实与政策”的主题演讲。他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总结了2035年现代化目标对碳经济的要求,进而引发对碳经济“不可能三角”的思考。通过对“碳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因果关系”“碳排放的时空无关性”“减碳具有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降碳以减少污染”四个科学原理和十二个典型事实的分析,提出了应对碳经济“不可能三角”的政策。他指出,保障能源供给是2035年经济翻番的重要支撑。针对国内市场,应做到让理性预期成为重要的能源政策,努力实现代际减排成本均等化,同时实施差异化推进目标,做好各项配套政策的协调统筹,推进绿色金融建设。针对全球发展,应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同时加强国际碳合作


在分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经济学科知识体系”“应用经济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用经济学科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政策协调”“中国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期刊高质量发展”等七个主题进行了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邀请全国应用经济学科学术带头人与青年学者代表参加的年度论坛。年会旨在打造一个顶尖学者交流研讨、协同创新的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平台,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来源/供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应用经济学评论》编委会

设计 责编:张昕怡 马文林

审核:魏楚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