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1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在明德堂召开。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二指导组副组长宁秋娅、组员邓忠波到会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刘伟主持会议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学校领导吴付来、郑水泉、刘元春、杜鹏、朱信凯、齐鹏飞、顾涛、王轶、胡百精出席会议。

张东刚书记、刘伟校长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在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同时,张东刚书记、刘伟校长对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继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应用经济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郑新业,校团委书记杨子强,后勤集团总经理宋大我,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围绕本单位学习教育的主要特色、重要亮点分别进行了汇报。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各指导组组长、副组长,学校全体中层干部,老中青教师代表,辅导员班主任代表,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参加会议。

应用经济学院发言全文如下:

“832工程”立志走遍832个脱贫县

学党史、办实事,推动“双一流”事业发展

应用经济学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在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落实学校党委的决策和部署,坚持党政协同,全方位设计安排部署落实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学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学院情况,积极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如何带领海归教师、青年学子进一度“读懂中国”、“认识祖国”?第二,如何让师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第三,如何激发内生动力,带动师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第四,如何“独树一帜”,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双一流”事业发展?第五,如何以点见面,从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由共产党创办的中国人民大学进而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第六,如何做到将“传统学科现代化,伟大实践知识化、学理化和学科化”?

为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应用经济学院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选择聚焦“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的进程”,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832工程)”,立志走遍全国832个脱贫县,撰写100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

“832工程”是不辜负伟大时代的正确选择。它既是党史学习实践,也是科研工程,更是教学培养体系的关键一环。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党史的“好去处”。1800余人牺牲,3.4万人致残的脱贫攻坚史是世界史上的宏伟史诗,是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聪明才智的真实写照;二是帮助青年教师走上扎根中国大地的研究之路。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在世界文明、科学社会主义、华夏文明三个方面成功实现“三个增量";三是“独树一帜”的育人育才体系。通过访谈, 淬炼“四有”大先生培育有“品格觉悟”、“专业本领”和“健康身心”的共和国建设者。

“832工程”由应用经济学院谢伦裕和新闻学院闫岩两位党员海归教师担任队长开展调研工作。调研覆盖了全国832个脱贫县,其中包括437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358个革命老区县和69个陆地边境县。在走遍832个国家级脱贫县的过程中,调研团通过访谈脱贫攻坚的亲历者——县委书记、县长、扶贫办主任、驻村第一书记和脱贫户,以展现立体、全面的脱贫攻坚史,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复制的答案,为共产党员和奋斗者建学术丰碑,写史立传。

从脱贫攻坚中学党史,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搞研究的“独树一帜”举措。

在育人育才方面,“832工程”是海归教师本土化培养的关键一步。“832工程”中,海归青年教师全员参与访谈调研,走进基层,在访谈中了解国情,发现问题,有效增强了青年教师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的基础,和“读懂中国”形成互补。它也是培养有世界方法、有本土认知的青年教师的重大举措,是提升“四有”大先生品格觉悟的重要途径,是“有意识、有自信、有担当”的青年干部的成长摇篮,是“三有人才”的共和国建设者的发展舞台,是立德树人体系的完善之举。

在助力重大科学研究方面,“832工程”通过形成“史、二展、三库”(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主题摄影展、专题记录片展;中国脱贫攻坚数据库、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国脱贫攻坚访谈视频库)提炼规律,用数据说话,助力师生进行重大科学研究。“832工程”记录了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形成系统完备多维度历史资料;构建学科基础数据库支持顶天立地的研究;丰富和拓展减贫研究分析工具和框架助力贫困治理能力的提升和现代化。以“832工程”衍生的科学研究素材、成果等为基础,助力师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教育部重大等项目立项推进研究;推动减贫学、可持续发展学、边疆学等若干新学科建设;引导师生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发表高质量研究。832工程数据支撑研究团队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China Economic Review、《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进而以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需求。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832工程”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库与数据库,既服务中宣部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又服务中联部办好研修班助力传播“中国经验”。“832工程”通过访谈等方式了解各脱贫县相应情况,发现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相应学理性问题,通过总结新知识、制定新战略、培养基层干部实现服务基层治理;衔接乡村振兴以及农村全面发展实现协助地方发展。

在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方面,“832工程”既能够展现中国的“软实力”,同时也是助力世界减贫事业发展的良好素材。以“832工程”研究成果为基础展开的国际合作与传播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相应领域科学研究的世界影响力,从而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

应用经济学院积极落实学校党委的决策和部署,结合学科特点和学院实际,开创并实施了“832工程”,让党史学习教育与“双一流”事业同频共振。同时,“832工程”中的实践也表明,扎根中国大地,“独树一帜”是发展中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大学创世界一流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