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832工程”专题|广西线-崇韵桂行队在宁明县

发文时间:2024-09-06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应用经济学院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2024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组建访谈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832工程”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广西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广西案例、广西经验。

8月30日,“832工程”崇韵桂行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的调研任务。

本组调研的第一站是宁明县。宁明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陲,与越南谅山省禄平县、高禄县、亭立县和广宁省平辽县接壤,边境线长达212千米,是镇守祖国南大门的边境县。作为骆越民族的根祖地和花山文化的摇篮,宁明县以其独特的文化遗产而闻名。这里坐落着中国首个岩画类世界遗产、广西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现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作为广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2015年底该县的贫困发生率高达18.9%。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力的扶贫举措,到2018年底,宁明县成功实现了37个贫困村、15,071户贫困户、64277名贫困人口的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32%。到2020年,宁明县7.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此外,县内还建成了超过1400公里的通村通屯道路,完成了13000户危房改造,确保了困难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



▲拍摄于宁明县花山岩画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

爱心超市积能量,激发动力奏新曲

8月30日上午,访谈团来到宁明县城中镇珠连村调研乡村脱贫与发展情况。

该村依托数字乡村云平台,创新推行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数字化积分制管理制度,精心建设并运营“爱心超市”。这一举措帮助贫困群众摆脱了“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激发了他们自主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了“精神扶贫”与“物质脱贫”的同步发展。



▲珠连村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点挂牌与内景

爱心超市采用“一云多端”管理和“一户一码”的模式进行积分兑换。村民们可以通过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卫生整治、产业发展和助人为乐等活动获取积分。为保证积分的透明度,降低村民的“皮鞋成本”,爱心超市也建立了云平台:村民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积分情况,在云平台中兑换所需物品。以村集体经济入股“花山靓货”超市,和发展产业分红新模式,并在云平台及时登记造册,确保了“爱心超市”的资金和物资来源。同时,“一月一公开”的展示机制使得村民积分评比情况,能够及时通过5G数字乡村智慧大屏幕公开,营造出“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调研团在珠连村党群服务中心合影

从小坚果到大产业 托起农民致富梦想

8月30日下午,访谈团来到宁明亭亮万亩坚果基地调研宁明县富民产业——坚果产业。

亭亮镇万亩坚果种植基地位于宁明县亭亮镇那潭村那亮屯,是由广西宁明县腾宇工贸有限公司打造的一个崇左坚果种植核心示范区。目前基地已完成总体规划及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果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屯群众种植12500亩,间套种星油藤6800多亩。



▲宁明亭亮万亩坚果基地俯瞰图



▲宁明县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挂图作战概况

该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推进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产业开发。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摆脱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困境,依托公司的经营主体,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方式,实现了可持续的逐年增收。

在政府的指导下,基地从种苗、技术、管理等方面配套扶持农户,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直接惠及了5000多户农户,辐射带动了3万人种植坚果,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2023年亭亮镇累计完成坚果种植2.7万余亩,种植户1493户,带动脱贫户123户,种植面积排全县前列。亭亮镇的坚果产业也被评为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并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调研团在种植基地了解坚果产业发展情况



▲基地种植的坚果

此外,宁明县也积极探索并推广坚果间套种星油藤、凤梨等间作模式,实现“林下套种,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效果。同时,县里还着力加强种植管理、产品深加工和销售等服务,提升种植的综合效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调研团在宁明亭亮万亩坚果种植基地合影

创建“榕树下”党建品牌,引领群众迈向幸福路

8月31上午,访谈团来到洞廊村调研“三榕三治”的基层治理经验。

由于高温日晒,村民们习惯在大榕树下乘凉聊天。自2023年起,洞廊村凝聚基层治理智慧,创新性地创建了“榕树下”特色党建品牌。作为落实基层党建“五基三化两创”攻坚年行动的关键举措,该村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榕树底下话发展、凝心聚力振乡村”为主题,开展了“三榕三治”系列品牌。通过以开设“榕树课堂”、开展“榕话振兴”、开办“榕下诊所”,构建了“三榕三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实现了村容村貌的显著改善。

“榕树课堂”育“德治”,各族群众爱国爱家,积极进取。通过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榕树课堂”已经打造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学习阵地,潜移默化中培养村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各族群众的道德素质,推动着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洞廊村内“大榕树课堂”开设地

“榕话振兴”强“自治”,各族群众同向发力,振兴乡村。“大榕树下”成为村民的议事场所,大事小情都由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办。通过组建先锋队伍、制定村规民约和收集民意,极大程度上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和振兴的积极性。

“榕下诊所”促“法治”,各族群众团结友爱,和谐共处。法律“义诊”、多方“会诊”和案例释法理等具体实践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助力建设稳边固边新格局,守好祖国南大门。



▲调研团在“榕下诊所”的合影

行程预告

接下来,崇韵桂行队将前往龙州县继续开展“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将走进龙州县上龙乡红军古道·天琴壮寨农旅融合示范区、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彬桥乡清明村等地调研,并深入访谈龙州县的脱贫攻坚亲历者,敬请期待。

崇韵桂行队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宁明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宁明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调研掠影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生杨杰访谈宁明县副县长蒙建桂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生杨杰访谈宁明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文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生杨杰访谈宁明县城中镇党委书记滕龙威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本科生尹歆雅访谈宁明县明江镇洞廊村书记周利强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本科生王思奕访谈宁明县城中镇易地搬迁脱贫户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本科生王思奕访谈明江镇洞廊村脱贫户并合影留念



▲访谈团调研宁明县八大民宿集群项目



▲调研团参访宁明县明江镇春来好农机合作社并合影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联合新闻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