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应用经济学院导师组研讨会系列会议成功举办

发文时间:2019-10-18 阅读次数:

为了充分发挥导师群体和学术团队在学科内、跨学科间的指导作用,切实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应用经济学院建立博士生导师组制度。本学期,导师组研讨会系列会议接连成功举办。2019年10月11日中午12:00-14:00,方芳、郑超愚、张红霞导师组于明德主楼729会议室开展应用经济学院导师组研讨会系列第2期。与会人员有方芳、郑超愚、张红霞三位导师,李瑞杰、冯譞、李长治、潘高远、贾媛欣、马银博、陈宸、李英杰、艾建伟、陈荣杰、刘嵩屿、张思源、郭炤廷、梁月栋、刘一鸣、王晓笛、黄汝南共计17名学生。

本次导师组研讨会分为两个报告。第一个汇报人是2017级国民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李瑞杰,他汇报的主题是“溢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工业产能过剩”。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使用空间滞后随机前沿面板计量模型来实证测算2012-2017年中国省级工业产能利用率,并探讨基于要素流动的空间溢出效应机制、要素集聚效应机制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产能过剩空间差异等问题,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省域工业总体平均产能利用率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中国经济波动具有耦合性;(2)产能利用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空间耦合的态势,产能利用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表现出明显的“东部地区>中部区域>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

第二个汇报人是2018级国民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冯譞,他汇报的主题是“货币乘数解构与金融供给优化——基于社会融资规模视角的探讨”。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随着金融市场化的发展,传统的从货币供应量角度测算的货币乘数不能体现中国金融供给的实际情况,货币乘数也表现出不稳定性。究其原因,货币供应量视角下的货币乘数是从负债端测算的,本文从资产端视角基于社会融资角度出发完善货币乘数的测算,以更好地体现我国金融供给结构,采用2007-2017年实证数据,基于FSC模型测算社会融资角度下的货币乘数,得到以下结论:(1)社会融资规模视角下的货币乘数与金融供给的协整关系更加平稳;(2)除了FSC模型所提出的通货漏损率、存款准备金率外,在资产端视角下,直接融资比、贷存比和表内表外业务比也会显著影响货币乘数;(3)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贡献较大,波动程度较大;(4)2014年以来,贷存比贡献度逐步增加,表内表外贷款占比的贡献减少为负,直接融资比重的贡献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