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学院2019-2020学年秋季学期博士生预答辩工作,从11月12日发布报名通知,到12月27日完成结果反馈,整个过程历经一个半月,现已顺利结束。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应用经济学院自2019年成立以来,始终将学位论文质量放在研究生各项工作的首位,出台了多项提升学位论文质量的制度措施。其中,博士生预答辩工作是其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为此,学院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和以下五个方面来夯实预答辩制度:
一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根据教育部、研究生院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保障博士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经过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学院制定出台了《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研究生预答辩管理办法》,全面加强博士研究生预答辩管理工作,并将预答辩也纳入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
二是依规依矩,严格执行预答辩资格审核制度。学院按照《应用经济学院研究生预答辩管理办法》以及研究生院的相关规定,对预答辩申请的资格进行了审核,对一些不满足预答辩条件的申请(如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的论文发表要求、导师异议不予签字等情况),严格把关,依规依矩进行处理,切实保障进入预答辩环节的申请符合条件。
三是程序公正透明,搭建兼顾学科与专业特征的专家库。本次预答辩共计收到各专业符合要求的申请22份。为了实现科学、客观的论文分组,本次预答辩利用计算机程序(python),根据论文研究方向将预答辩论文进行分组,保证每一组论文主题相近。
为了体现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基础特征,并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特色,学院基于已经建立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一百余位专家,同时向各系、所广泛征集了不同二级学科的八十余位专家组成了预答辩专家库。此外, 为了对论文的选题、创新性、写作水平、规范性等进行考察,还邀请了包括《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中文期刊编辑进行把关。每个预答辩组别为5位专家,其构成规则为:(1)所有专家研究方向均与该组论文研究方向相符;(2)每组中,最少有2名专家来自系、所推荐的专家;(3)每组专家中,包含最少1名中文期刊编辑。
四是匿名表决,充分保障专家评审意见。参加预答辩的博士研究生使用幻灯片进行汇报,每篇论文汇报时间为15分钟,专家提问及答辩时间为30-45分钟。为了让专家对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预答辩全过程中不向答辩专家披露导师信息,论文封面、正文、致谢,以及学生汇报答辩过程中,不署(提及)导师姓名。此外,预答辩采取专家匿名独立投票的方式,充分尊重专家意见,答辩专家组不设组长、不进行合议,预答辩专家在听完所在组别论文汇报和答辩后,再在专家评审表上进行评价,对于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专家会给予具体的修改意见以供学生参考。
五是健全服务,提供学院后续支撑。通过健全的制度设计和学院服务支撑,依据预答辩结果,为每个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后续安排。
根据《应用经济学院研究生预答辩管理办法》,预答辩环节否决票小于或等于1票的论文,视为预答辩通过。预答辩通过后,论文经相应修改,并经导师同意并签署意见后,可进入后续答辩环节。预答辩环节否决票等于2票的论文,论文需进行大改(修改时间1个月左右),学生需针对预答辩具体意见逐一修改并撰写修改说明,连同修改后的论文再次送预答辩专家评审,如果否决票小于或等于1票,可以进入后续答辩环节;如果否决票大于或等于2票,需要进一步修改后再参加下一轮预答辩。对于预答辩环节否决票大于或等于3票的论文,建议学生适当延期以充分修改论文。
本次预答辩的22位博士生中,共计20位同学预答辩通过(否决票少于2票),1位同学需要进一步修改论文并送审(否决票等于2票),1位同学适当延期(否决票超过2票)。所有同学的预答辩结果以及预答辩专家提出的修改建议,都以电子版的形式进行了整理,并于预答辩结束后第二天反馈给了学生本人及导师。
本次应用经济学院预答辩工作,前期充分征集了系、所意见,准备工作充分;在执行过程中,严把内容和形式审查,采取专家组集体会诊方式,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并为学生提供不同出口与学院支撑服务,力求通过规范化管理,帮助研究生提高论文质量,为正式答辩奠定基础。未来学院还将继续以“提升学位论文质量”为出发点和终点,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逐一夯实预答辩各项制度。
相关新闻
-
应用经济学院魏楚教授接受《北京新闻》采访
2024/12/17
-
应经学子积极参演“先锋・人大组歌”音乐舞蹈史诗展演!
2024/12/16
-
“职”梦启程!应经学子在职业规划大赛获第一!
2024/12/10
-
应用经济学院师生赴翼鸥教育开展调研,探索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