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开展有组织科研,构建“三三制”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并定期组织高端研讨会,以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同时强调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资本市场能够有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端研讨会(第16期)——资本市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举办。望正资本董事长刘陈杰,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诚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向明,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詹新宇,银华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李宜璇,嘉实基金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吴悠,中信金融资产管理博士后时钰和杜致辉,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钱宗鑫以及应用经济学院教授黄隽、张红霞参会。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占明教授主持。
方向明介绍了其管理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在国企结构调整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该基金致力于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在结构调整中的引领作用,利用国有资本的杠杆效应和多种所有制资本的相互促进,推动国有资本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同时聚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优化国有资本的合理分布,是资本市场赋能重点行业发展的生动诠释。
黄隽重点剖析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痛点堵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影响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直接融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契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要的资金来源。要鼓励投早投小,需要直面早期投资风险大的特征,对科技初创企业允许一定比例的投资失败,需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需要更多的宽容度,建立科技初创企业成长和创新良好的体制和机制。
李宜璇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指出投资的本质在于对不确定性的有效管理。资本市场应基于合理的逻辑来管控风险,掌握不确定性,以实现最终的平衡。这种良好的机制能够增强社会对投资的信心,从而推动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
刘陈杰从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三个维度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目前新质生产力更加关注供给侧,对需求侧的重视程度不足,同时在消除低端生产力及防范关键设备断供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金融市场在此过程中应发挥的角色是精准地进行加减法,以平衡公共产品领域的投资与委托代理关系。
钱宗鑫指出,复杂的金融机制与行业现实密切相关。投资者往往追求短线收益,但长远发展需平衡短期与长期利益。投机行为常常影响实业投资的决策,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同时,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应仅追逐热门行业,而应制定稳定、可持续的政策,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优化考核机制与激励政策,将是实现资本市场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关键。
吴悠指出,经济和产业发展具有周期性,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遵循其固有的周期性规律。目前,我国新能源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已具备竞争力,但仍面临一些具体问题。例如,未能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需求消纳能力和资源禀赋,仅仅依赖单一的数量指标,是后期周期下行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政府政策的加强引导,为行业定调并释放积极信号,新能源行业有望重新进入一轮更积极的新发展周期。
詹新宇认为,资本市场本质上具有短期性和逐利性,往往关注即时收益和市场波动;而新质生产力则是长期性和社会性的,它强调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为了有效推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政府政策应当以长期发展为目标,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和更多的确定性。这不仅有助于引导资本流向具有潜力的创新领域,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在更高层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社会福祉的提升。
张红霞指出,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离不开持续性的社会创新活动,这需要资本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更高的风险包容性。此外,应提升资本市场信息质量,发挥信息的引导和驱动作用,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资金流向高质量的业态。最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有赖于资本市场推动产业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在自由交流环节,学院教师与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讨论,针对推动资本市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
黄隽作总结发言。她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资本“活水”的灌溉,传统的借贷模式难以满足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融资需求,间接融资市场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或将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未来应针对初创企业、高科技企业发展出具备更高风险包容性的多元融资体系,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资金流向科创领域,凝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合力,切实有效地推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
“三三制”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即由3名左右教师围绕一个研究主题构建团队,每位教师指导3名本硕博学生参与研究,3个左右团队支撑一个重点学科建设。通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团队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培训、社会服务等工作。
来源:对外合作办公室
设计 责编:刘莉 马文林
审核:陈占明 张红霞 宋枫
相关新闻
-
应用经济学院魏楚教授接受《北京新闻》采访
2024/12/17
-
应经学子积极参演“先锋・人大组歌”音乐舞蹈史诗展演!
2024/12/16
-
“职”梦启程!应经学子在职业规划大赛获第一!
2024/12/10
-
应用经济学院师生赴翼鸥教育开展调研,探索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