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
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启动“先锋闯将”优秀学生培养计划、“大国边疆”育人工程社会调研与学术创新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等系列项目。应用经济学院落实学校党委部署,组织学院骨干师生参与暑期调研,在扎根中国大地的调研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有品格觉悟、有专业本领、有健康身心”的“三有人才”,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大学新路。
7月24日,在学工部的组织与带领下,学院师生与“先锋闯将”成员、历史学院、新闻学院以及新疆财经大学师生组成“大国边疆”调研团金三角队,正式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领略大国边疆的独特风采,铭记开发建设的光辉历史,记录脱贫攻坚的伟大工程,感悟乡村振兴的历史重托,在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中开展调研学习,在基层实践、一线访谈中争当先锋闯将。
本队调研的第一站,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的博乐市。博乐市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95公里,是中国西部重要沿边开放城市和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
“兴边富民”座谈会
24日上午,在博乐市政府的热情欢迎和大力支持下,调研团一行来到市政府大楼与市里各部门分管领导召开“大国边疆”主题座谈会,会议开始由博乐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温荣同志致欢迎词,温副市长对“大国边疆”项目表示高度赞扬,并就博乐市发展情况进行简单介绍,随后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苏立老师向温副市长及博乐市各部门领导介绍“大国边疆”项目和调研团一行此次调研目的,各部门领导就博乐市教育、医疗、财政、农业农村和统战工作进行全面介绍,随后参会师生就重点问题进行交流提问。通过此次座谈会,调研团一行对博乐市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有了全面、深入了解。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调研团首先来到乌图布拉格镇,该镇原本主要发展畜牧业,村民以放牧为生,2017年,在“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全镇上下种植700余亩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芍药花,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每到芍药花盛开时节,这里将隆重举办芍药花文化节,不久前,这里刚刚举办第三届芍药花文化节,吸引了一万多名旅客前来观赏打卡。除了五月盛开的芍药花,多年来,乌图布拉格镇一直致力于通过产业振兴带动村民就近创业,提高村民收入,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春季的赛马比赛和骑马项目吸引了年轻人前来体验、夏季的芍药花、各色菊花竞相绽放形成壮观花海、秋季的果树硕果累累销量飙升、冬季的滑雪场吸引来自各地的冰雪爱好者前来训练、运动;儿童游乐场、钓鱼台、农家乐、特色民宿等等已积极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如今,在博乐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乌图布拉格镇的特色旅游业发展的愈发壮大且丰富,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时代新动力。调研团师生通过对村党委书记和民族模范先进个人的访谈与交流,对边疆地区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体会,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全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在博乐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内,调研团一行依次参观了“各民族共同书写博乐悠久历史”,“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博乐大地常开长盛”五个部分,大家通过聆听讲解员讲解、观看视频影视资料和生动照片,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博乐市各族群众团结向上、共同创造的美好生活的新局面,通过近距离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感受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魅力,作为人民大学的学子们,更加坚定的要与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的紧紧抱在一起,发挥“先锋闯将”的模范带头作用。
民族团结,兵地融合,共促博乐发展
博乐市青达拉街道建国路社区位于博乐市区东南面,成立于1976年10月,辖区总面积0.38平方公里,辖区共2382户5059人,有居民小区23个,兵团小区19个,其中地方小区4个,是由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属兵地共建共管社区。近年来,建国路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挖掘鄂博资源优势,以兵地共建共创为抓手,不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工作创新入“千家门”、温馨氛围交“千家友”、走家串户知“千家情”、线上线下理“千家事”、真心实意解“千家难”、问需于民暖“千家心”为切入点,打造“六千行动”品牌,全面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增进民生福祉,并于2021年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调研团一行通过社区党总支部书记的讲解和展览板介绍,了解到兵地融合、民族融合、援疆融合的魅力,也能体会到基层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意志与决心。
寻访古迹,感受历史,传承文化
达勒特古城位于博乐市达勒特镇破城子村北缘,地处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河古河道交汇处的黄土台地上,西北距博乐市区约27千米,距达勒特镇约9千米。城址现存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有内、外两重城圈。其中内、外两重城圈。其中内城约为边长100米的方形,外成形状不规则,保存最好的南墙长约550米。城内遍布陶片和兽骨,房址、窑址等依稀可辨,城外有墓葬、房址、瞭望台等遗迹,今多不存。达勒特古城在文献中、常与赛里木湖并提,战略地位显要。现有成果表明,达勒特古城主要历经宋元时期喀拉汗王朝、西辽、察合台汗国等时段,具有发达的手工业与贸易,是陆上丝绸之路繁盛的见证;其时的喀喇汗王朝、察合台汗国等西域地方政权均具有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西辽更成为继汉、唐之后中华文化向西域传播的又一高峰。调研团一行对古城遗迹的调研参观,敬畏于古城背后的灿烂中华史,震撼于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感动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产业振兴,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于1992年7月经国务院特区办批准建立,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7个、新疆四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园区位于国道G219线两侧,西距博乐市区30公里,南距双河市12公里,东距阿拉山口市45公里,距精河县50公里,形成距四地半小时经济圈。近年来通过政府积极的对外招商引资,已有入驻企业258家,产业工人1.1万人,生产产品主要出口销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调研团一行通过对园区内博州晖力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芯片智能制造工厂、海创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实地调研,一方面更加深入了解到“企业戍边”“产业兴边”对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对我国对外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师生感悟
“大国边疆”社会调研与学术创新计划博州调研团带队辅导员、财政金融学院 姜盛新
“大国边疆”师生调研团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一站来到有“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美誉的博乐市,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古丝绸之路上曾经的辉煌繁盛,看到了“金三角”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蓬勃发展,倾听了边疆人民用勤劳双手改变家园、改变命运的感人故事,感受到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强大凝聚力,认识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这里,我们真正了解到实际国情和边疆故事,看到了边疆人民的可贵精神和拼搏劲头。
应用经济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于悦
“大国边疆”博乐行参观过程中的乌图布拉格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特色文化示范社区等地点让我了解到了边疆地区民族团结、兵地融合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才能顺利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践行民族团结的理念,通过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了解,让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大家庭才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新闻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伊俊铭
在此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国边疆的壮丽之美,感悟到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实践伟力。在介格得布拉格村,百亩芍药花绽放,我在这里感受到边境乡村的美丽生态,感叹于当地干部带领乡民共同脱贫攻坚的经历。在博乐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多民族之间像石榴籽般抱在一起的团结情谊让我印象深刻。在青达拉街道建国路社区,我更认识并学习到了兵地融合的经验。“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作为一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边疆古城,在领略博乐市诸多成就的同时,我进一步坚定了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历史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孙祎达
来到博乐市调研的第二日,我们参观了达勒特古城遗址。这里正在进行发掘,尘封的历史在考古队员的辛勤工作下,一点一点地揭开。根据研究,中外古籍记载的孛罗城,也叫不剌城,很可能就是今天的国保单位达勒特古城,当地人叫做破城子。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习了有关展览,而且还沿着外城考察,并从内城东门进入,看到了浴场遗迹。考古遗存反映了文化的交融,也展现出我国考古事业的推进。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古力尼格尔·艾尼瓦尔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南疆的新疆人,一直听闻北疆的变化非常大,借助“大国边疆”调研实践活动,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新疆其它地区的发展,看到了、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新疆。通过访谈调研博乐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及特色社区,我深刻认识到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进一步筑牢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凝聚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我也想通过这次调研活动,呼吁更多的青年能更好的认识新疆的发展特色和现实状况,了解边疆、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行程预告
后续,调研团将继续围绕“先锋闯将”、“大国边疆”与“832工程”项目的要求,通过赴边疆哨所,进一步培养家国情怀与主权意识,通过深入了解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进经验,进一步促进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博乐市调研结束后,调研团将了解博州地区的总体发展情况,随后赴温泉县,展开“大国边疆”调研系列活动。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先锋闯将”优秀学生培养计划
“先锋闯将”优秀学生培养计划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一周年之际,学校启动的全新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努力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增长学生知识见识、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着力培养一批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优秀分子。
“大国边疆”育人工程社会调研与学术创新计划
“大国边疆”育人工程社会调研与学术创新计划是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启动的育人工程,是全国首个全方位覆盖9个陆地边疆省、45个陆地边境市、140个陆地边境县、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是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行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的重要载体。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深入我国140个陆地边境县开展深度访谈、调研和口述史积累等工作,立足中国边疆发展和治理实践,总结党领导人民边疆治理的成功经验,深化对边疆治理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提炼和发展新时代党的边疆理论,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图片:中国人民大学“大国边疆”金三角队、新闻学院
文字:中国人民大学“大国边疆”金三角队
部分内容整理自中国人民大学网站
及当地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资料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谢伦裕 宋枫
相关新闻
-
应用经济学院魏楚教授接受《北京新闻》采访
2024/12/17
-
应经学子积极参演“先锋・人大组歌”音乐舞蹈史诗展演!
2024/12/16
-
“职”梦启程!应经学子在职业规划大赛获第一!
2024/12/10
-
应用经济学院师生赴翼鸥教育开展调研,探索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