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开展有组织科研,构建“三三制”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并定期组织高端研讨会,以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6月19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办第二期“双周政策分析会”暨应用经济学院“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端研讨会(第2期)。本次政策分析会以“民营经济31条”实施一周年为主题,旨在总结“民营经济31条”实施一周年的经验和成果,分享优秀案例,分析当前形势与挑战,就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对策。广东鸿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费罡、北京金葵花便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郁、广东鸿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助理彭千益、北京建业通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宝玲、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高级业务副经理吴秀伦等企业家代表,民建中央调研部综合处二级调研员李照谦、民建中央调研部研究室主任吴晓明等部门同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院教授肖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文凯、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邹静娴,以及应用经济学院教授魏楚、黄阳华,“民营经济”团队成员张钟文、苏立、刘松瑞等参会。会议由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占明主持。



魏楚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目的。他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民营经济31条”实施一周年之际,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通过直接了解民营企业家的感受,促成企业家和政府、学术界专家共同交流讨论,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张钟文代表“民营经济”团队介绍研究成果,从企业对“民营经济31条”实施情况的评价、以“国民共进”替代“国进民退”以及信心比黄金还珍贵三个方面,对当前民营经济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引导性发言。

参会嘉宾

费罡指出,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民营企业充满信心,在新赛道领域民营企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郁介绍了对北京市营商环境的评估情况,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国企民企公平待遇,降低市场准入的壁垒,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推动基层执法公平,提升政策的普惠性和针对性。

吴宝玲提出,“民营经济31条”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导向,希望政府加大对创新型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研项目和科技进步奖的支持,确保民营企业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中的公平待遇。

肖磊提到,地方调研情况显示,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总体趋于改善,企业满意度较好,但仍要完善民营企业的司法保护体系。

孙文凯提出,需要保障不同类型企业在资源获取上的地位平等,进一步推动竞争中性,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邹静娴从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出发,提出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在于建立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

与会专家在自由交流环节就“民营经济31条”实施一周年带来的变化、融资支持、营商环境和企业调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真知灼见。

“三三制”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即由3名左右教师围绕一个研究主题构建团队,每位教师指导3名本硕博学生参与研究,3个左右团队支撑一个重点学科建设。通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团队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培训、社会服务等工作。

“双周政策分析会”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打造的一个高端政策交流平台,旨在从公共政策分析和交流角度,推进人大国发院的“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高端智库平台建设,紧密围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法律、安全、统一、外交、党建等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汇聚校内外优质学科资源,通过多学科视野,围绕中国面临的各类重大社会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和研讨交流,开展公共政策和制度创新研究并提供“人大方案”。

来源:对外合作办公室

文字 图片:何佳鑫

设计 责编:朱雪瑶 马文林

审核:陈占明 张钟文 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