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完成了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公示。该奖自1995年首设以来,一直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代表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最高水平。
在本次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三项成果分获论文著作奖一等奖、三等奖和青年成果奖,在获奖等级、类型、数量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突破。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
论文著作奖
一等奖
获奖成果:深化体制改革中的产业创新体系演进——以中国高铁技术赶超为例
获奖者:黄阳华
发表刊物: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
成果简介:
立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铁产业创新发展的实践,利用对业内18家核心机构、300余人次的调研资料,采用产业创新体系的分析框架,对高铁行业技术赶超现象进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解释。研究发现:铁路制度的调整塑造了微观主体的技术创新激励,是解释中国高铁技术赶超的关键;市场需求的升级在高铁技术赶超中发挥了基础性乃至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产业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产品开发平台对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而引进创新与自主创新都是完善产品开发平台的手段,二者是互补的关系。高铁技术赶超经验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理论和经验启示。
论文著作奖
三等奖
获奖成果:经济结构变动与未来中国能源需求走势
获奖者:郑新业
发表刊物: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成果简介:
科学地评估未来中国能源需求走势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高耗能行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变化的角度,研究经济总量、高耗能行业发展和能源需求三者的关系。结果发现,经济总量对能源需求的影响是通过高耗能行业进行的,经济结构变动是能源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国未来能源需求将远低于未考虑该因素的结果。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控,将是实现中国能耗总量控制目标的关键选择之一。
青年成果奖
获奖成果:Consumption-bas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ccounting with capital stock change highlights dynamics of fast-developing countries
获奖者:陈占明
发表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2018年第9:3581期
成果简介:
过去的研究认为一个国家的隐含温室气体排放量之所以不同于直接排放量是因为存在国际贸易引起的空间维度碳泄漏现象,本研究提出时间维度上的碳泄漏机制,完善了基于消费者责任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理论。通过动态消费者责任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模型的构建和应用,本研究证实了资本积累会显著造成温室气体排放消费者责任的跨期转移,并发现这一现象导致中国等快速发展国家的隐含温室气体排放量过去被显著高估(如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分别被高估6%、10%、19%和26%)。由于资本积累导致1995年至2009年间全球基于消费者责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基于生产者责任的排放量低7%,全球资本存量隐含温室气体排放量从8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上升到1,16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球通过资本折旧从其他年份转移到2009年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11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且当年超过四分之一的经济产出并没有在被消费,而是形成了资本以供未来的生产和消费。研究结果同时揭示了不同国家贸易活动中资本所扮演的角色具有重大的差别,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隐含温室气体出口国,出口商品中所隐含的温室气体有很大部分来源于过去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历史排放。该研究发展了基于消费者责任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理论,其成果对考虑历史排放责任的气候变化全球协商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经济学院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推动“传统学科现代化、新兴知识学科化”,完善“中国重大、现代方法、数据驱动、科学表达”科研体系,健全中国自主的应用经济学知识体系构建、传授与传播链条,高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来源:对外合作办公室
图片 文字:韩馥朱
设计 责编:胡斐然 马文林
审核:陈占明 黄阳华 浩爽
相关新闻
-
应用经济学院魏楚教授接受《北京新闻》采访
2024/12/17
-
应经学子积极参演“先锋・人大组歌”音乐舞蹈史诗展演!
2024/12/16
-
“职”梦启程!应经学子在职业规划大赛获第一!
2024/12/10
-
应用经济学院师生赴翼鸥教育开展调研,探索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