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5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市高校学科共建系列活动-能源与气候经济学研讨会及期刊交流会在明德主楼623举行。来自国际、国内的期刊主编、副主编,北京市高校相关学科专家及我院师生30余人参加活动,会议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我院宋枫、谢伦裕、秦萍副教授主持,院长郑新业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

郑新业院长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对我院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随后他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并希望以后能与各位专家学者继续加强合作,增加学术往来。

随后,新加坡国立大学苏斌高级研究员以“Aggregate Embodied Energy/Emission Intensities and Their Driving Forces using Input-Output and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Frameworks”为题进行学术报告,他认为,国际气候变化与能源强度息息相关,传统关于能源强度的研究大多仅停留在生产端,但仅在生产端进行控制是不够的,因此,他提出从需求端进行Aggregate Embodied Energy/Emission Intensities(AEI)的测算。运用input–output (I–O) framework和multiplicativ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SDA),将AEI的测算分为总量层面、需求层面和分行业层面,每两层之间都存在相互关系,不同层面之间可以通过SDA进行计算,计算完底层AEI就可以通过层与层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上层的AEI。结果发现,从中国来看,政府投资行为、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区域间的相互作用等都会对AEI产生不同权重的影响。作者构建的框架可适用于其他AEI测算,并可推广到多国/多区域。

挪威国际气候研究中心魏涛远资深研究员以“Energy Efficiency Gap and Target Setting: A Study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Industries in China”为题进行学术报告。他采用two-tier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 研究了2006-2017期间,中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能源效率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企业在对Energy Intensities(EI)的净影响中占主导地位,使得EI上升2.4%。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EI年度净影响中,由企业主导的影响通常要比由政府主导的影响大得多,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年份。 在人均GDP中,企业在净影响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在最低和最高的群体中的影响相对较弱。

云南大学王赞信教授以“经济系统恢复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为题进行学术报告。在经济学中,经济系统恢复力是指经济系统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及经济系统受到冲击以后恢复到原来的增长路径的能力。他根据工程恢复力模型,建立了经济系统恢复力模型,运用多稳态向量自回归模型,以2008年次贷危机为外部冲击,以产业多样性,产业集中度(HHI),实物资本存量、贸易开放度,创新能力,金融的自由化水平等为自变量测算了中国各省市的经济系统恢复力。测算结果表明,北京经济系统恢复能力最高,而新疆经济系统恢复能力最低,他提出为了使我国经济向稳态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现代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的活动中,来自北京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就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北京科技大学Jean Tsitaire Arrive、北京工商大学杨晓华、首都经贸大学李鲲鹏以及我院张晓兵老师分别就近期研究成果“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wards sustainable business development”“北京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动态因子模型与预测汇报了其近期研究成果”“Price Competition in Retail Gasoline Marke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进行汇报,并与与会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最后,与会的国际、国内期刊主编、副主编就各自所负责期刊的基本情况、稿件录用程序及用稿特点进行分享交流。我院副院长魏楚教授总结道,作为国际期刊主编、副主编的中国学者应有将对中国发展意义重大的成果推广出去的责任感,这不仅影响中国,也将影响世界。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交流对未来期刊投稿及相关研究工作的指导意义重大,会议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