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深入了解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探索“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发展情况。3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谢伦裕、潘伟,副教授张钟文,助理教授董小琦,能源经济和产业经济专业研究生王斯诺、成思怡、陈功遨翔,数字经济专业本科生张彦琳、李思霖、李奕宸等前往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团的第一站是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介绍了诺诚健华10年创新历程、“两新药上市,公司两地上市”的成就以及目前的临床管线以及最新自研药物的研究进展后,双方就产业政策对创新药企的影响展开了积极讨论。



调研团的第二站是炎明生物科技公司。公司负责人就我国制药产业的发展历程、中美的创新药商业模式的对比进行了介绍,双方就如何发展耐心资本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调研团的最后一站是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的负责人向调研团介绍了ATLATL的发展历程和该公司在科研项目上为入驻企业提供的多样服务和帮助。双方就孵化器如何更好发挥创新平台的作用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调研团同学们纷纷表示,调研活动打破了传统学科边界,启发了大家对新质生产力以及“人工智能+”多维度应用的思考,为大家树立了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信念。

此次调研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学习机会,一方面了解了生物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认识了“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的丰富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探索将课堂延伸至现实企业实践之中,让学生直面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真实场景。希望通过“理论+实践+产业洞察”的培养模式,紧密结合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培养面向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来源:产业经济系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张钟文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