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撰史育人:“独树一帜”中的“832工程”

发文时间:2022-03-30 阅读次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访谈项目

这是人类历史上

最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

有这样一群人大人

在实践中体悟脱贫攻坚

在记录中还原史实全貌

在访谈中淬炼共和国建设者

他们深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真实记录发展史、访谈亲历者,“独树一帜”,致力于挖掘脱贫背后的科学内涵,展现攻坚背后的奉献精神,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复制的答案,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学术化、学理化、学科化”,立体化展现伟大实践在人类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史和华夏文明史上的增量贡献。这就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应用经济学院、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劳动人事学院等联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

“832工程”是什么

消除贫困是自古以来人类的共同理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启动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政策面最广的脱贫攻坚战,因村、因户、因人、因贫困原因精准滴灌扶贫资源,为真正的贫困人口提供了所有可能摆脱贫困的有效渠道。2020年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为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于2021年启动了 “832工程”系列调研访谈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访谈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和脱贫攻坚亲历者,包括县委书记、县长、脱贫攻坚期间县扶贫办主任、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带头人,以用“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奉献,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推动中国发展学学科建设。

“832工程”是不辜负伟大时代的正确选择。它既是党史学习实践,也是科研工程,更是教学培养体系的关键一环。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党史的“好去处”。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面临的挑战在变,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变,共产党人的精神在延续、内涵在丰富。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1800余名党员干部光荣牺牲,3.4万人因公致残的脱贫攻坚史是世界史上的宏伟史诗,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畏牺牲的真实写照。

二是引导青年教师走上“扎根中国大地”的研究之路。

青年教师带队深入脱贫摘帽县实地调研,切身关注脱贫攻坚与中国乡村发展实践,依托数据库建设,利用前沿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国重大问题,为世界难题提供中国证据和中国经验。

三是“独树一帜”的育人育才体系。

通过访谈,淬炼“四有”大先生,培育有“品格觉悟”“专业本领”和“健康身心”的共和国建设者。通过归纳总结“中国故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脱贫经验,为世界文明提供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中提炼理论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历史的视角上看待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华夏文明添砖加瓦。

832工程做什么?

求索脱贫的科学内涵

“开始真正的了解数据背后的人,了解理论背后鲜活的事例,做研究有了底气,上课有了生动的案例,这种感觉真好!”这是“832工程”带给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谢伦裕的最大感悟。“从教快十年了,从大学毕业继续在大学任教,调研当然也有,但依然是从象牙塔里往外的匆匆一瞥。‘832工程’让我真正走出了象牙塔,有机会到国家级贫困县去体验,去访谈,去调研。奔波在贫困县之间,看到了政策帮助建立起来的龙头产业,扶贫车间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高标准农田里无边的麦浪,还有脱贫攻坚后农户发自内心的笑容,也听到了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县委书记、县长、扶贫办主任、驻村第一书记和贫困户们的故事和心声,既有脱贫的喜悦,也有奋战时的艰辛和坚持。这些都让我不停思考,这些思考不仅是丰富了教学和科研,更是明确了我工作的意义: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让这些成功的经验形成理论,形成让全世界贫困地区和人群受益的一般规律。大概这就是我作为教学和科研工作者能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微薄贡献,而这都是‘832工程’赋予我的机遇和能力!”

在“832工程”的调研和实践过程中,新闻学院教授闫岩走进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大地,看到了在文献、报道、数据、模型之外的真实中国。“作为一个学者,与乡土社会中每一个面孔的相遇都带给我无尽灵感。中国的脱贫实践不仅关乎收入增长,还关乎个体、关系、组织、观念等人文社科领域的永恒课题。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受到这种田野课堂的教学实践对育人育才目标的创造性贡献。每每与学生们就观察到的现象畅谈、碰撞、讨论,都让我感到教学相长的喜悦。

记录生动感人瞬间

应用经济学院助理教授韩奕讲述了被人亲切称为“红薯书记”的商水县谭庄镇三李村第一书记张麒麟的故事。“看到贫困户种的红薯滞销,他以第一书记的身份‘背书’,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帮助贫困户网络销售,不仅解决了那位贫困户的红薯销售问题,还帮忙解决了村里其他贫困户的红薯销售问题。”韩奕介绍道。

为了兼顾工作与家庭,“红薯书记”将病重的父亲接到村里同住,在工作之余细心照看。“孩子从小就说想报考北京的大学,想让爸爸带他去北京的学校看看。”可三年高中过去了,“红薯书记”一直奋斗在扶贫一线,北京之约依旧未能成行。对此,“红薯书记”自责对儿子没有尽到父亲责任,没有能够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

那片培育出香甜红薯的土地上,在访谈结束后的夏天也收获了甜美的果实。“‘红薯书记’给我发微信说,他的孩子如愿被北京顶尖高校的机械航空动力学院录取了。”韩奕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蔡宇涵不仅在“832工程”中提升了专业能力和素养,还理解了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我理解了政策实践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掌握了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通过倾听受访人的故事,领会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我亲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如何用青春甚至生命诠释‘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精神,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党员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姬晨阳在结束了为期一年的驻村第一书记实岗锻炼后,参与到了“832工程”中。试岗与调研双重经历,使得他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经济学博士生,带着理论框架和学术脉络深入各地调研,一方面提升了我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拓宽了我的研究视野和学术格局,激励我关心中国重大事实、重要关系和核心参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每次与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的接触,都是一堂生动的党课,让我见识了脱贫攻坚中党员干部的崇高胸怀和豪情,让我更加坚定‘四个自信’,脱贫攻坚战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使我受益终身;作为一名热衷于实践的青年,我在脱贫攻坚史访谈和调研中,致力于发掘能够以低成本、可持续的方式解决发展难题的做法和经验,这让我感叹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也让我对民族复兴充满信心。”

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宗一博称“832工程”是深入乡村的“沉浸式”了解、学习,让她对焕然一新的村貌、蒸蒸日上的产业、丰衣足食的生活感到惊讶与欣喜。更让她震撼的是,“荒废贫瘠的土地可以长出百亩花椒,无人问津的偏乡僻壤变身艺术写生基地,开设在家门口的工厂帮助家庭主妇带娃工作两不误”。她真切地希望,“接下来继续和‘832工程’一同成长,去闻泥土的芬芳,去见证乡村的蓬勃发展。

新闻学院本科生戴维多尔是一名巴西籍留学生。作为视听传播专业的学生,他把参与“832工程”看作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在丰富的调研活动和一次次的访谈中,从采访设计、设备布置与安排,到实地的拍摄、机位的选择,再到后期的剪辑与制作实践技能都有所提升,参与“832工程”不仅锻炼了他的统筹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对他的理论学习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在探访各个贫困县的过程中,我们能看见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经历,但他们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诠释脱贫攻坚精神。参与‘832工程’让我对中国社会有了更深远的认识。

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

应用经济学院助理教授陈佳莹作为一名入职不到两年的青年教师,在“832工程”调研中教学和科研都有所收获。“有了832的调研基础,发展经济学不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据和回归模型,而是变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这些故事为我备课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为我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指导,也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开拓了视野。”她鼓励大家与她一起走遍全国832个贫困县,去领略祖国的发展变迁,记录脱贫攻坚当中那些点点滴滴感人的故事。

同样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韩奕老师也对贫困地区的变化感叹不已:“去访谈贫困户时惊讶于当地村村通道路的平整,去参观扶贫车间时惊讶于车间的现代化与生产产品的国际化,去参观自动化农田时惊讶于生产的高度机械化和精细化。”

构建“独树一帜”的育人育才体系

应用经济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王丽媛在2021年参加了河南、云南两省部分县市的“832工程”访谈调研工作。在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一对一的交流中,在调研参观乡村社会新风貌的过程中,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实践在她的眼前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把学习和研究的课堂从教室搬到了田野,我们一边记录贫困地区减贫政策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感受贫困家庭生产生活的提升改善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沧桑巨变,一边尝试把看到的实践经验同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能够从生动丰富的社会实践案例中理解现实世界,思考研究问题,探索背后的机制和规律。”这令她收获颇丰。

832工程收获了什么?

深入一线 构建学科发展基础数据库

2021年3月,“832工程”访谈团赴河南省新县开展首次预访谈,提炼新县减贫典型做法与案例,获得新县减贫数据等资料,共录制总长500分钟的视频资料,制作纪录片“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口述史 河南卷•新县篇”,为进一步优化完善访谈和调研方案积累经验。

2021年4月,访谈工作全面开启。截至目前,访谈团已完成河南省信阳市、平顶山市、濮阳市、周口市、洛阳市及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共23个区县的访谈和调研,提炼各地减贫典型做法和案例120余个,录制访谈视频资料百余小时,并获得16个县的减贫数据。

基于以上成果,“832工程”初步建成“中国脱贫攻坚数据库”“中国脱贫攻坚影视资料库”“中国脱贫攻案例库”,举办“中国脱贫攻坚图片展”“脱贫攻坚亲历者题词展”,“脱贫攻坚史”公众号推文20余篇,正在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访谈丛书》之河南卷。

面向国家战略需要 推动“双一流”建设

扎根中国大地,创新育人育才体系。“832工程”是海归教师本土化培养的关键一步。“832工程”中,海归青年教师全员参与访谈调研,走进基层,在访谈中了解国情,发现问题,形成一支有世界方法、有本土认知的青年教师队伍,“政治能力”过硬,“执行能力”强大,具有同地方、部门、媒体、公众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紧盯经济领域重大问题,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谋划能力”。“832工程”也是培养有品格觉悟、有专业本领、有健康身心的“三有人才”重要平台,是立德树人体系的完善之举。团队成员实现本、硕、博学生全覆盖,学生不仅全程参与实地调查研究,也全员参与“一对一、面对面”的访谈。通过与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和脱贫攻坚带头人的深入访谈,学生深刻领会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背后是扶贫干部和一线工作者的奉献与牺牲,是贫困人口自身的积极进取与不懈努力;同时,通过将脱贫攻坚的实践做法与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学生实际联系理论的能力增强,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将学生培养成为了解中国国情、关注中国重大问题、具备现代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共和国建设者。



实际联系理论,推动重大科学研究。“832工程”通过形成“史、二展、三库”提炼规律,用数据说话,助力师生进行重大科学研究。“832工程”记录了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形成系统完备多维度历史资料;丰富和拓展减贫研究分析工具和框架助力贫困治理能力的提升和现代化。以“832工程”衍生的科学研究素材、成果等为基础,助力师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教育部重大等项目立项推进研究;推动减贫学、可持续发展学、边疆学等若干新学科建设。依托“832工程”构建学科基础数据库支持顶天立地的研究,引导师生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数据支撑研究团队已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China Economic Review、《中国农村经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10余篇,形成工作论文20余篇。

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832工程”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库与数据库,既服务中宣部讲好“中国故事”,又服务中联部办好研修班传播“中国经验”。“832工程”通过访谈等方式了解各脱贫县相应情况,发现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相应学理性问题,通过总结新知识、制定新战略、培养基层干部实现服务基层治理;衔接乡村振兴以及农村全面发展实现协助地方发展。目前已与多个区县完成了校地合作协议签订,为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创新宣传渠道,助力文化传承。开设“脱贫攻坚史研究”微信公众号“832工程”抖音号,借助新媒体渠道,以短文、随笔、短视频、照片等多种形式生动记录访谈过程和幕后花絮,通过多种渠道分享、对比、分析、探讨各地脱贫攻坚的政策设计和主要成果,传播脱贫攻坚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人类文明。“832工程”既能够展现中国的“软实力”,同时也是助力世界减贫事业发展的良好素材。以“832工程”研究成果为基础展开国际合作与传播工作,举办“中国可持续发展年会”等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国际访谈、国际合作、国际会议等多种途径展现中国“软实力”,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相应领域科学研究的世界影响力,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

以中国实践发展中国理论

“832工程”汇聚应用经济学院、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劳动人事学院四院力量,不断加强团队建设。团队成员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和劳动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实践经验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各自发挥专业所长,多维度优化调研规划与实践方案,开拓了研究视角,丰富了研究成果。跨学科研究团队的构建也为学科间合作与互补、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项目获得了资深专家指导。研究团队邀请孙久文教授、岳希明教授等曾担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专家,对本项目访谈调研的实施和科学研究提供脱贫攻坚政策方面的专业指导;邀请历史学专家姜萌教授从历史学的角度为脱贫攻坚史的编纂提供专业指导。资深专家的专业指导,夯实了相关研究的学术基础,完善了研究体系和研究框架,对于项目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提供了重要支撑。

832工程还将做什么?

以史为鉴 助力“双一流”建设

以实践促进学科发展: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中国实际丰富和开拓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收入分配、环境与气候变化、创新与开放等传统理论,构建、完善和丰富新时期中国经济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形成减贫学、可持续发展学、边疆学等若干新学科增长点,厚植新发展学;回答知识扩散、技术传递、观念更新、社会结构更新等二战后全球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面临的发展传播学经典问题,贡献发展传播学的全球研究;以扶贫攻坚为切入点,涵盖知识创新与扩散、干群组织传播、乡土社会人际传播等公共传播体系。立足中国实际、传播中国声音、回应中国问题。

以实践服务“双一流”建设:独树一帜,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搞研究。在育人育才方面:培养有品格觉悟、有专业本领、有健康身心的“三有人才”;锻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大先生;培养“有意识、有自信、有担当”的青年干部,服务党和人民事业。在重大科学研究方面:形成多维度历史资料、构建学科基础数据库、丰富和拓展减贫研究分析工具和框架、发表高质量学术研究。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服务基层治理、协助地方发展。在文化传承和发扬方面:领会“攻坚是奉献”,继承“陕公精神”与传播脱贫攻坚精神。在国际传播方面:通过国际访谈、国际合作、国际会议等多种途径展现中国“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

“脱贫笑”

以实践推进史料库构建:形成“一书、两展、三库”,服务文明的传播传承与长期科学研究。“一书”,即出版一套访谈录丛书,从基层视角忠实记录脱贫攻坚亲历者的故事;“两展”,即以摄影作品和纪录片形式生动展示脱贫攻坚系列成果,向世界讲述中国脱贫实践;“三库”,即建设“中国脱贫攻坚数据库”、“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和“中国脱贫攻坚访谈视频库”。其中,“中国脱贫攻坚数据库”是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大型微观数据库含贫困人口、村级、基层干部等基本信息,以政策实施数据为推动脱贫攻坚问题的量化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是每县访谈县委书记、县长、扶贫办主任、第一书记和脱贫攻坚带头人,形成832*5典型案例、照片与视频资料,为相关案例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中国脱贫攻坚访谈视频库”是录制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和脱贫攻坚亲历者的访谈视频资料以及相关花絮,忠实记录一手口述历史,也为宣传工作提供素材。

步履不停 为人类文明提供增量

总结“中国故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脱贫经验。脱贫是科学,攻坚是奉献。通过深入访谈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系统记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背后是扶贫干部的科学探索、智慧实践以及一线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牺牲;对脱贫攻坚中不同地区的各类科学探索进行归纳和关联机制分析。立足扎实的实证分析和实地实验,对现行的政策进行精炼和补充,并依据不同背景不同对象模拟政策的有效性,制定不同的政策组合和优先序,最终形成一个灵活、可持续、可复制的政策工具库,以引领脱贫地区迈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提供中国方案。

提炼理论规律,以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脱贫攻坚实践和伟大成就迫切需要提炼体现原创性、前瞻性的理论框架,为中国减贫研究的深化提供学理支撑,是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需求,迫切需要基于科学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剖析中国样本,深入梳理、总结和提炼,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分析范式,并以此为指导,构建适应新时代中国乃至全球贫困治理要求的政策框架。这既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当代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前沿,更重要的是,它将为未来的国际减贫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题词

创新研究视角,从历史视角看待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华夏文明添砖加瓦。在过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无数华夏儿女利用智慧和奉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不断攻坚克难。进入新时代,为全面消除贫困人口,中国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政策最广、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役,并在2020年夺取了全面胜利。从历史维度看发展阶段,我们迫切需要将脱贫攻坚期间涌现的大量的科学探索和感人泪目的奉献精神,用“科学,生动,详实”的方式记录,为华夏文明添砖加瓦。

走出书斋

聚焦祖国大地的深刻变革

深入访谈

描绘脱贫攻坚的壮丽史诗

人大师生用脚步丈量土地

一起在“832工程”中

记录中国的脱贫攻坚史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