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
8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组建的调研团队从铜仁市出发,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铜仁市4个原国家级贫困区县(江口县、印江县、思南县、德江县)的调研任务。
8月9日,访谈团的第四站来到了被誉为“革命老区、傩戏之乡、天麻之乡、奇石之乡”的德江县。德江县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住建部正式批复的黔东北区域专业型中心城市。德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地处遵义、铜仁和黔江版图构成的三角几何中心,是黔东北区域腹地中心,连接辐射遵义东北部4个县、铜仁西北部5个县、重庆东南部3个县,省“十四五”规划将德江作为重要区域性支点城市来布局。全县国土面积2072平方公里,辖11镇8乡3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56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25.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23万人,城镇化率56.05%。
德江是脱贫攻坚主战场,地处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腹地,受乌江深度切割影响,山高谷深,自然条件恶劣,少数民族人口多,贫困人口分布广。2014年,被列为贵州省5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贫困发生率23.3%。经过脱贫攻坚,截至2019年12月,德江县累计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431户11823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4%。2019年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达99.33%的成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德江县获中国绿色生态天麻之乡、国家花椒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称号,是全省十大肉牛发展重点县之一。目前,全县肉牛存栏19.55万头、累计种植天麻100万平米,花椒有效管护面积20万亩。近年来,德江县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工业发展不断增强、旅游产业不断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呈现出经济增速快、脱贫成效实、城乡变化大、发展后劲足、政治生态好的美好景象。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26亿元,同比增长5.4%,居全市第二位。
▲拍摄于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山间
产业选择理念:长短结合、企业合作——实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8月9日下午,访谈团到达德江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德江县脱贫攻坚的工作情况。访谈团谢伦裕老师对德江县副县长陈彪进行访谈、博士生邹恬华对德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嵩进行访谈。访谈中,陈彪副县长谈及了产业选择的理念,这一点非常有借鉴意义。
德江县在产业发展上采取了长短结合的策略。全县围绕2+N产发展布局,即肉牛、花椒2个主导产业,茶叶、烤烟、天麻、核桃、脐橙5个特色产业,蔬菜、食用菌2个短平快产业,带动生猪、肉羊、禽蛋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县肉牛存栏11.5万头,发展花椒16.4万亩,建成茶园17.71万亩,年均种植烤烟2.98万亩,发展天麻40万平米,建成果园12.5万亩,种植蔬菜30万亩,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使得所有非贫困村都能够有自己的产业,所有非贫困人口都能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分红、就近务工机会,带动群众持续增加收入。长期产业让农民有盼头,短期产业让农民有收入。这一策略体现了德江县在产业发展上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考虑。
同时德江县推行和企业合作、技术土洋结合 。合作社管理开发市场、农户喂养,和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的标准生产,从而解决市场问题、品牌问题,在农业企业和农业品牌方面都取得了成就。2019年德江县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全县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1家(其中省级16家,市级35家,县级40家),带动3.3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089户,带动农户增收总额9055.1万元。引进企业10家,主要涉及生猪、奶牛养殖、果蔬菌、茶产业等农业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全县农产品共注册商标31个,其中:茶叶类12个,天麻类7个,粮油类5个,蜂蜜3个,畜禽类4个。“三品一标”认证持续推进。
德江县产业上的发展理念和实际操作,体现了产业化长短结合、技术土洋结合的原则,同时通过合作社管理、与企业合作等方式,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谢伦裕老师访谈德江县副县长陈彪
建设与经营的责任划分,保障产业发展积极性
陈彪在访谈中提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发展依然是最困难的问题。它不仅关乎群众能否实现持续稳定的增收,还涉及到产业风险的防范以及如何激发和保障群众的内生动力。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德江县采取让产业经营主体同时也是建设主体的办法,统一了责任与权益。首先,让产业主体既担任施工主体,又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让他们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充分的收益,从而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再是一场外来的“输血”行动,而是源自内部的“造血”过程。其次,产业发展的起点是土地,这直接关联到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确保产业发展与当地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让他们成为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第三,产业建设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采取“谁发展产业,谁参与施工”的模式,这样既确保了工程质量,也使得参与者对产业成果有更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责任与权益的明确划分。
▲德江县副县长陈彪为中国人民大学“832”工程写脱贫攻坚寄语
访谈团了解到,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履行好治理职责,更要深入思考经济层面的问题,如产业如何发展、市场观念如何融入等。同时,政府还需考虑如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解决激励问题。正如让项目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前期的工程参与者,这不仅解决了参与积极性问题,也明确了责任划分,使得每个主体都成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谢伦裕老师与德江县副县长陈彪合影
特色产业种植,金丝皇菊致富桶井乡
8月10日上午,访谈团来到德江县桶井乡玉竹村党群服务中心,博士生杨宇婧访谈了桶井乡党委书记杨维、本科生吕思雅访谈了玉竹村支部书记安中鹏、本科生喻薇访谈了玉竹村脱贫户黄朝江,并一起参观了中鹏农业有限公司,进一步了解了桶井乡脱贫攻坚历程和产业发展。
▲访谈团在德江县桶井乡玉竹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合影
玉竹村发展特色产业之一为种植金丝皇菊。金丝皇菊花型硕大,温润甘甜,因而受到市场欢迎,富有经济价值。贵州桶井作为天然氧吧,具有花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根据金丝皇菊的生长特性和桶井村的自然环境,当地乡村政府因地制宜选择种植金丝皇菊作为产业发展。
当地的发展模式主要为“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党建引领带动扩大菊花种植11205.4亩,村党支部主要负责发动群众种植,协调土地,带动发展,公司负责对金丝皇菊进行加工、包装打造和对外销售,合作社主要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部分销售,农户负责种植。以贵州德江中鹏农业有限公司为主体,搭建了“村社合一”发展平台,从而加快菊花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
中鹏农业有限公司围绕村级现有菊花产业,致力于打造特色农特产业,对村民种植的菊花进行进一步加工,经自然晾晒,真空包装,塑封冷藏制成成品,提高了金丝皇菊的产品附加值。企业还制定了622利益链接机制,带动128名群众就近就业,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企业还通过“互联网+菊花”营销手段,发展菊花+旅游等新业态,推动菊花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和融合化方向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访谈团实地调研德江县中鹏农业有限公司加工过程
▲访谈团调研贵州德江县中鹏农业有限公司
行程总结
至此梵山净水访谈团完成了此次“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就江口县的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印江县的生态振兴、思南县的农产品加工与电商、德江县产业发展理念等进行调研,并深入访谈贵州省铜仁市四县的脱贫攻坚亲历者。
我们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德江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德江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调研掠影
▲博士生邹恬华访谈德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嵩
▲博士生杨宇婧访谈德江县桶井乡党委书记杨维
▲本科生吕思雅访谈德江县玉竹村支部书记安中鹏
▲本科生喻薇访谈德江县玉竹村脱贫户黄朝江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谢伦裕老师与访谈团调研德江县中鹏农业有限公司金丝皇菊产品
▲访谈团在贵州德江县中鹏农业有限公司前合影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联合新闻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陈文悦 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
相关新闻
-
应用经济学院魏楚教授接受《北京新闻》采访
2024/12/17
-
应经学子积极参演“先锋・人大组歌”音乐舞蹈史诗展演!
2024/12/16
-
“职”梦启程!应经学子在职业规划大赛获第一!
2024/12/10
-
应用经济学院师生赴翼鸥教育开展调研,探索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