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
2024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组建访谈团,赴贵州省开展“832工程”访谈和调研工作,记录贵州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贵州案例、贵州经验。
8月4日,“832工程”贵州线桃源黔行团队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3个原国家级贫困县(榕江县、黎平县以及从江县)的调研任务。
调研团的第一站是曾为江南八百州之一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榕江县,地处湘黔桂三省(自治区)结合部中心地带,素有“黔省东南锁钥,苗疆第一要区”之称。东邻黎平、从江两县,南连荔波县,西与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和雷山县接壤,北与剑河县毗邻,总面积3315.8平方千米,辖20个乡镇(街道)、250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8.5万人,其中苗、侗、水、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9%。
长期以来,因山高谷深,地形切割大,人均耕地面积少,自然条件恶劣;道路、饮水、通信、住房等生产生活短板突出;农业农村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小、散、弱;群众受教育程度低,自我发展意识弱等,让榕江人民走不出贫困的漩涡。2014年,榕江县贫困发生率曾高达35.54%。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挂牌督战52个贫困县之一、贵州省挂牌督战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之一,这些都曾是榕江摘不掉的贫困帽子。
脱贫攻坚以来,榕江县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教育保障各项措施和医疗健康保障政策,全面完成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实现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全覆盖,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达100%。2019年底,榕江县贫困发生率降至3.52%,并于2020年11月22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318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8055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 ”。
▲榕江县
贵州村超,红出新风采
8月5日上午,调研团前往贵州村超球场,就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自2023年5月村级足球比赛“贵州村超”爆火之后,村超就成了一个现象级出圈事件的代名词,“村超”话题相关内容综合浏览量突破700亿次,全网观看人数超6亿人,单人最多1亿人次观看直播。同时,村超的出圈,也为榕江县的旅游发展带来新生机。在2023年,村超吸引了高达760多万的游客,实现旅游收入近84亿元,几乎与当地全年GDP持平。
面对一朝火爆全网,近乎是当地总人口20倍之多的游客,榕江县做足了应对准备。
提供“超好吃”美食,全县设置美食区6个,饭店322家,夜宵店323家,农特产品摊点300余个,推动夜间经济发展。
提升“超好住”条件,新增113家住宿业市场主体,床位数从5958个增长至10190个,多渠道满足游客住宿需求。
优化“超好行”服务,开通“村超”公交专线,争取到停靠榕江站的动车由22列增加至40列。
推出“超好游”路线,2023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765.85万人次,同比增长52.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98亿元,同比增长73.94%。
展销“超好购”产品,2023年,全县销售农产品4198万吨,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6.26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747.99万元,同比增长112.42%,增速排全州第1位。
完善“超好玩”配套,“村超”以来,全县新增市场主体3181户,其中娱乐业市场主体115家(“村超”以来新增23家),真正将村超流量转化为经济“流量”。
通过大力发展超好吃、超好住、超好行、超好游、超好购、超好玩等“超能经济”,榕江县实现了在“乡村体育的乐子中,找到乡村振兴的路子”。
▲中共榕江县委党校副校长申皓向调研团介绍村超相关情况
“新媒体+产业”开新路,人人都是推荐官
8月5日上午,调研团到达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调研榕江县新媒体发展与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情况。
通过榕江县新媒体专班工作人员全芳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村超”尚未爆火之前,正是由新媒体产业园精心培养的“村超推荐官”们率先向公众推介了贵州的“村超”。他们的努力不仅维持了“村超”的持续关注,而且为贵州“村超”话题积累了高达700亿的惊人流量,对这一现象级的网络热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榕江县新媒体专班工作人员全芳向调研团介绍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情况
榕江县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园以“新媒体+产业”为抓手,引进北京家乡来客、贵州山呷呷、甜甜榕江农业贸易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孵化超12800个账号入驻中台。“榕江百香果”“榕江油茶”“榕江西瓜”“榕江中草药”等品牌,不仅通过新媒体打出了名气,更是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的线上销售模式销往全国各地。
园区内竖立着几个醒目的大字——“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三新农”改变着榕江人民的思想观念,也激励着榕江人民成为“新农人”。榕江县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园组织开展全县新媒体人才线上线下培训500余次,完成培训4万余人次,培育本地网络直播营销团队2200余个,带动超10000余人增收。在这里人人都是“主播”,人人都是“推荐官”。
▲调研团在榕江县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园前合影留念
榕江蓝 中国蓝——青于蓝
8月5日上午,调研团前往榕江非遗艺术中心,调研榕江县蓝靛染产业链发展情况。通过与工作人员交流得知,贵州青于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展示、销售、体验、文旅于一体的中国蓝染全产业链平台。
贵州青于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蓝靛膏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古法制靛基地、蓝靛膏生产基地,集板蓝根种植、收购、加工于一体,每年可收购3万吨板蓝根叶子进行加工,向全球输出蓝靛膏,带动贫困村寨19个,种植户1915户,实现年总产值7020万元。
在经济创收方面,青于蓝通过蓝染产品、研学、体验产品和品牌的输出,以及蓝染跨界产品等多渠道、多方式获得收入。除精美的蓝染饰品、服装外,青于蓝引进其他企业,研发生产了洗发水、沐浴露、药妆系列产品以及板蓝根精酿啤酒
青于蓝特别设立了特和社区母亲回家手工坊直播中心,带动100余名易地搬迁的妇女就业,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获得稳定的劳动收入,真正让搬迁家庭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同时还积极联合和辅助各乡镇手工艺合作社,帮扶辐射到各个村寨500人以上,探索出一条新媒体+非遗传承+文创帮扶振兴乡村的新模式。
▲特和社区母亲回家手工坊的工人们正在刺绣
▲调研团在榕江非遗艺术中心前合影
甜甜榕江黄金果,摇身一变致富果
8月5日上午10点35分,调研团在车江坝区产业园就榕江县百香果种植与销售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百香果是榕江县新兴水果,以芭乐味黄金百香果、台农1号紫果为主栽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金黄色或紫红色,单果重60-150g。黄金果甜而不腻,紫果酸甜适度,鲜爽可口。果汁能散发出芒果、草莓、石榴、香蕉、柠檬等众多水果的浓郁复合香味。百香果果实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果实成熟上市期为7-11月。
针对贵州百香果种苗匮乏、产量低、优果率低等问题,榕江县统筹整合各类资金,投资722万元,建成1000亩示范基地,并依托贵州科学院、贵州省植物园、贵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及学校,集成创新优质种苗繁育、高效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目前,榕江县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优良品种覆盖率不低于80%,优果率达85%以上,示范园平均亩产600kg,带动农户1000户,户均增收3800元,辐射带动榕江百香果种植面积1万亩。
▲调研团在车江坝区产业园前合影留念
访谈掠影
▲调研团曹佳老师访谈榕江县副县长银政
▲调研团博士生杨曾超访谈榕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海
▲调研团研硕士生任宇静访谈寨蒿镇党委书记黄凯
▲调研团曹佳老师访谈乐乡村村支书龙跃波
▲调研团本科生姜萍萍访谈车民街道脱贫户欧永科
行程预告
接下来,桃源黔行队将前往黎平县继续开展“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将对黎平会议纪念馆、龙形街道构洞村生态养鱼基地、龙形街道扶贫车间、敖市镇新寨屯村进行调研,并深入访谈黎平县的脱贫攻坚亲历者,敬请期待。
桃源黔行队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榕江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榕江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调研花絮
▲2024年“贵州村超”20强球队队徽
▲新媒体产业园中的助农产品
▲新媒体产业园的一角
▲贵州青于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研学课堂
▲美丽的蓝染饰品
▲车江坝区产业园的美丽自然风光
▲榕江县的鼓楼
▲榕江老街的风景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联合新闻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
相关新闻
-
应用经济学院举办“玉华成长奖学金”系列活动
2024/12/21
-
应用经济学院学生王漫玉获中国经济学博士生论坛最佳海报展示奖
2024/12/21
-
百所经院院长齐聚 共论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12/19
-
应用经济学院师生赴利亚德集团开展调研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