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
7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和新闻学院联合组建的调研团队——广西线广西3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开启为期7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调研任务。
7月27日,广西3队来到本组调研的第三站——罗城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河池市东部,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2020年1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3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84.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
依托一方清泉 瑞泽一方产业
7月27日上午,调研团来到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位于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注册资本1.5亿元,是劲牌公司在广西投资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米香型白酒综合企业。该公司现有在职员工30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62.09%;拥有技术人员61名,其中国家级白酒评委2名,白酒省级评委6名,一级酿酒师1名,二级酿酒师1名,一级品酒师2名。2022年,实现年度销售额2.5亿元,同比增长3.75%,纳税5569万元。2023年1-11月产值2.86亿元。
▲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产品展览
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崇高使命。出资1亿元成立专项扶贫基金,定向帮扶罗城县及河池市其他贫困县定点扶贫村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帮扶方面,吸纳68个村的集体经济资金3000万元,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00万元。就业帮扶方面,拿出部分岗位帮助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公司50%以上的员工来自当地农村,其中脱贫劳动力36人。教育帮扶方面,公司自2012年起每年出资60万元在罗城高中开设慈善阳光班,累计资助超600万元。阳光班学生高考本科上线率98%。
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核心驱动力,始终坚持研发创新投入,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南大学等国内顶尖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在米香型白酒原酒品质提升技术、米香型白酒风味解析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富有建设性的科研攻关工作,拥有专利20余件,发表论文14篇。该公司先后荣获广西食品行业优秀企业、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广西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广西五一劳动奖状、广西贫困地区工业龙头企业、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西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标杆企业、河池市市长质量奖、河池市五一劳动奖等荣誉称号,是河池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的产品曾先后获评“广西名牌产品”、中国-东盟博览会指定用酒、“八省市酒类质量检评会”(湘鄂赣渝闽桂滇粤)金质奖。
公司致力于打造“小而美”的精致工厂,于2021年8月启动集产品展示、产品品鉴、文化宣传、品牌传播、消费培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天龙泉体验中心建设项目,目前体验中心已竣工。下一步,天龙泉酒业公司将以智能酿造、振兴桂酒为目标,以“调结构、保盈利、促增长”为路径,大力推进“桂字号”品牌提升工程,推动桂酒向品牌化、品质化、规模化发展,全力打造成米香型白酒行业领军品牌。
▲访谈团在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合影
眼里黄金闪闪 指尖幸福生活
7月27日上午,调研团来到指尖坊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学习参观企业发展模式。广西罗城指尖坊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广西罗城深圳路1号,占地面积14836.03平方米,公司目前在职人员130人。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黄金珠宝企业。企业秉承“以高品质创造未来”的品牌理念,生产的产品精致、小巧,以设计理念先进、造型独特著称。
公司拥有强大的设计团队(原香港珠宝品牌首席技术总监陆志强先生),优秀的研发设计团队,新产品的开发引领行业潮流。企业先后荣获50余项专利,其中发明实用型7项。同时还拥有国际一流的精密机械,五轴镶石首饰机、激光焊接机、3D快速成型机、全自动倒模机、全自动注蜡机等,从产品的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厂成品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工作人员在制造黄金制品
公司创始人从事黄金加工生产二十余年,早年师从意大利设计大师,面对中国黄金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状况,中国黄金工厂竞相模仿之现状,以及日益年轻的消费群体,指尖坊高瞻远瞩,深感产品设计、产品工艺、产品独特性的重要,首次推出以意大利K金工艺、意大利的设计理念,结合中国传统的黄金材质来设计生产产品,主要以古法黄金、花丝镶嵌、手工錾刻工艺为主,深研黄金手造技艺,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认同。秉承的高品质工艺备受品牌商推崇,四川、江浙、内蒙古、北京等全国多个前端性珠宝零售品牌均与指尖坊达成了战略合作。行业类首创与同为国家非遗项目的长沙伊飞湘绣进行跨界合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这家公司以其卓越的黄金技艺在业界树立了典范,其精湛的工艺水平和对细节的不懈追求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深知,黄金不仅仅是一种贵重的金属,更是承载着文化、艺术与情感传承的载体。因此,在每一件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公司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与热情。经过匠人们巧手的细致拉伸,黄金变为金线,金丝不断通过模具的重塑,逐渐变为头发丝粗细的金丝,被赋予了初步的形态与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匠人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不断调整力度,使黄金保持了原有的柔韧性与延展性。随后按照模具将复杂的图案制作出来,使作品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无论是传统的大金手镯、平安锁,还是现代的简约线条、抽象图案,都能在他们的手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最后,经过抛光与打磨的处理,黄金作品变得更加璀璨夺目、光滑如镜。它们不仅展现了黄金本身的自然之美,更彰显了公司对于工艺与美学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这样的作品,无疑是公司黄金技艺高超的最好证明,也是他们对每一位顾客承诺的品质与信任的体现。
▲工作人员向调研团介绍黄金制品
打造酸菜小镇 助力乡村振兴
7月27日下午,调研团来到位于龙岸镇高安村陈界屯的老娘菜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占地100亩,生产车间3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近1.2亿元,是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公司依托龙岸镇地丰粮好的农业优势,秉承“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宗旨,实行“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该公司现有种植基地10000多亩,年加工蔬菜能力5万吨,产值可达5亿元。同时先后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巩固脱贫成果龙头企业、河池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现有职工42人,其中吸纳脱贫人口就业20人。
该公司坚持“产品绿色健康、工艺科学创新、管理以人为本、事业持续发展、公司创新经营”的理念,注重培养高端技术人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生产车间启用国内外先进智能控制、自动化生产线流水线,现有自主发明专利10余项。目前,主要经营“龙岸”“桂柳轩”“约范么”三大品牌,生产以龙岸酸菜、头菜、萝卜干、酸笋、酸豆角、方便食品、广西特色预制菜系列、螺蛳粉调味品等50多个品种。产品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化加工技术,以满足消费者的口味需求,通过互联网+多种方式推广地方特色美食,开拓出一条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
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主要销往广东省深圳市、广州市、东莞市、中山市;广西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以及国内其他城市等地。小到城乡的便利店和线上线下的零售终端及电商平台,特别是为柳州乃至全国的螺蛳粉店,老坛酸菜面,桂林米粉,酸菜鱼粉,大型酒店等大型企业提供调料品和食品配套加工服务。
近年来,该县龙岸镇结合实际,以聚焦“酸菜小镇”、产业强镇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工程,以建在产业链上的党支部汇聚村、企、农发展合力,着力引进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产业能人等共同发展螺蛳粉原材料产业等富民强镇产业,培育以广西罗城老娘菜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螺蛳粉原材料生产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产业园、产业基地等联合带动螺蛳粉原材料产业聚集壮大发展。同时,积极探索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庭院经济发展新模式,推广使用各类闲置公共场所、农户庭院、村委办公楼周边空地等发展黑木耳产业,打造庭院经济发展示范村镇,助力“酸菜小镇”建设。
▲访谈团在老娘菜食品有限公司合影留念
▲访谈团在老娘菜食品有限公司合影留念
访谈掠影
▲王裕平老师访谈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吴国军
▲王裕平老师访谈罗城县林业局局长蒙谢显
▲王裕平老师访谈小长安镇人民政府镇长樊彦伶
▲王裕平老师访谈东门镇党委副书记韦华举
▲王裕平老师访谈脱贫户代表吴德勤
花絮
▲工作人员在检验黄金质量
▲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产品展览
▲调研团在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合影
▲广西兄弟连电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工作
▲广西兄弟连电子公司生产线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联合新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
相关新闻
-
应用经济学院魏楚教授接受《北京新闻》采访
2024/12/17
-
应经学子积极参演“先锋・人大组歌”音乐舞蹈史诗展演!
2024/12/16
-
“职”梦启程!应经学子在职业规划大赛获第一!
2024/12/10
-
应用经济学院师生赴翼鸥教育开展调研,探索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