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布2021年度“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理论与实证”专项项目拟资助项目名单。我院郑新业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项目“双碳约束下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获得立项资助。
2020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探寻气候变化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解法”的积极实践,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由于具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性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可以协同减少污染,因此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的总抓手。
重点突破
填补四大缺口
规律缺口。提供重大事实、重要关系、核心参数,新假说和新理论,探索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的规律,为“集成项目” 提供支撑,为“中国经济学” 教材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知识缺口。对新格局下的经济服务化、产业数字化、决策全球化等的特征和趋势,家庭、企业和政府存在知识缺口。
理论缺口。资源-环境-经济复杂系统各自特征、交互关系及动态演化机制。
政策缺口。不同目标优先情景下的政策组合工具及评价标准。
解决四大问题:
如何提炼与刻画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的规律?
新阶段、新约束条件、多目标下,如何构建耦合经济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模型?
如何设计不同情景下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激励机制和政策工具组合?
如何基于中国产生的重大事实、重要关系、重要参数,提出新假说,拓展“中国经济学”下的绿色经济发展理论框架?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项目将遵循 “一般规律总结→理论分析拓展→模型与数据集构建→情景分析与政策评估”的逻辑主线分为4个子方向开展研究:
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环境-经济多系统协同建模
2035远景目标下我国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路径与配套政策
中国特色绿色经济发展理论构建
服务整体
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实现双碳目标下资源环境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
短期内,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稳定与减排降污的权衡取舍。
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要兼顾公平,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也会影响减排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指导与政策工具供给不足。
理论与现实意义:
理论上: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经济发展新理论体系和反映中国经济转型的综合评估模型,对于国际模型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实上:
重新构建了我国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将中国特色的相关变量纳入其中,为包括双碳目标在内的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更新、更可靠、更详实的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双碳目标下如何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实现双碳目标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方案。
拟创新之处
坚持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出发,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长期发展与短期波动构建新框架
基于国情识别新特征、新规律、新变量,复杂系统耦合建模
在政策工具设计选择,以“代际减排成本均等化”为原则,甄别减排最优路径;以“项目碳中和”为原则,为落实碳正义提供可行标准
相关新闻
-
人大-北工商-首经贸应用经济三边论坛举办
2024/12/29
-
2024国家治理现代化高端论坛国民经济分论坛举办
2024/12/29
-
区域经济学者Peter Nijkamp教授一行到应用经济学院开展学术交流
2024/12/29
-
应用经济学院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工作会议部署要求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