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832工程”专题丨贵州线-梵净山水队在思南县

发文时间:2024-09-27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应用经济学院与新闻学院联合发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为人类发展难题搜寻低成本、可持续的答案。

8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组建的调研团队从铜仁市出发,开启为期6天的访谈调研活动,拟完成铜仁市4个原国家级贫困区县(江口县、印江县、思南县、德江县)的调研任务。

8月7日晚,访谈团的第三站来到了被誉为“黔中首都·乌江明珠”的思南县。思南县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东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接凤冈县、南邻石阡县、北连德江县,全县总面积2230.5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6月,思南县下辖17个镇、8个乡,3个街道。2020年3月3日全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思南县历史悠久,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汉建安五年(200年),益州牧刘璋分涪陵县地另置丹兴县、汉葭、永宁县,永宁县在今思南一带。民国三年(1914年)思南府改为思南县。2011年,属铜仁市。思南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截至2023年,思南县GDP达到191.79亿元,同比增长1.8%,人均GDP为42993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比分别为27.87%、19.36%和52.77%,服务业为主,思南县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农业、财政和金融领域表现出稳健态势。农业方面主要以存栏牛养殖,发展生态茶种植、“双高”红薯产业链为主,加快推动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



▲陈薯酸辣粉工厂车间俯瞰图

红薯发展春晖产业,巧用电商大幅增收

8月8日上午,访谈团驱车前往位于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的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由贵州省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省优秀春晖使者张诚于2018年8月注册4500万元成立。自企业创建以来,以脱贫攻坚振兴地方农业经济为己任,聚焦农民增收,聚焦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形成红薯基地带动、产品加工增值、销售市场拓展、利润反馈农民的产业链环链。









▲访谈团参观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陈薯酸辣粉工厂车间

企业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带动农户发展红薯种植,推动规模化种植。现已形成以思南县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十余市县的原材料基地,同时带动周边区县上万户群众稳定收入。同时形成从红薯种选育、种植,淀粉加工,生产粉丝(条、饼)、产品开发、销售、薯渣烘干利用等全产业链,将高附加值产业留在企业中。

在销售方面,企业采用官方直播间带货的方式,带动100余名三道水乡籍大学生建立线上直销平台,一起创新创业。“陈薯”酸辣粉在电商平台上的回购率达到48%,正是由于当地优越的种植环境为产品的品质提供了基础和保障。除维护好电商平台外,董事长张诚表示会以贵州市场、江浙沪皖、大湾区市场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开拓华东五省、江苏、上海、深圳、广西、南京苏果、华润万家系统等20余地的销售市场。

陈薯酸辣粉为周寨村提供多种福利。董事长张诚自2012年起,每年为周寨村、新民村老人发放春节慰问金;成立了“张诚奖学金”“张诚助学金”,为三道水乡教育捐款捐物达300多万元;为扩建周寨村公路、新建村委会办公楼等捐资。同时陈薯酸辣粉为当地的妇女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就近就业,让整个周寨村都能从企业发展中受益。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周寨村村民提供福利

作为村支书,张诚通过红薯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了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石。在成立红薯全产业链企业的基础之上,该村还发展起了肉牛养殖场、红薯酒厂、饲料厂、大米加工厂等。2023年思南红薯销售额达到3.4亿元,年创税收1000万元以上,签订种植合同鲜红薯近10万吨,带动农户6607户约3万人,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张诚也通过创新让乡村治理变得更加高效。将村民会议搬进直播中,村支书张诚在直播中为村民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以及村里的新闻,让远在外地的村民也能够及时参会,了解村里的情况,为村里的治理建言献策。通过公开透明化的直播会议,村民们参与度提高,满意度与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



▲访谈团在陈薯酸辣粉合影

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摇身一变小康村

8月8日下午,访谈团前往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的青杠坝村。曾经的青杠坝村“青杠坝,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有女不嫁青杠坝,红苕拌饭酸菜下”,而如今,青杠坝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的带领下,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强村、富村。



▲本科生喻薇访谈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党的二十大代表)

青杠坝地势偏远并且土地有限,村党支部提出“跳出青杠坝,发展青杠坝”的发展思路,在邻近的几个村流转土地800余亩用于发展辣椒、大蒜等产业,规划建设特色产业种植园区、生态养殖产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创办“强村富民工坊”,吸引了15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青杠坝村以及周围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村民就近就业增收。同时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青杠坝又先后发展豇豆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办多种加工厂,成功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访谈团参观青杠坝集体经济



▲访谈团在青杠坝肉牛养殖厂合影

承悠远历史厚重人文,展高质教育创新创业

8月8日下午,访谈团访谈思南县委书记龚仆。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为了吸引更多像张诚董事长的人才回乡创业,思南县各个乡党委政府始终保持着与企业以及各方面人才的联系,并定时召开座谈大会,为县以及村的发展建言献策。

龚仆提到,陈薯酸辣粉的成功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首先是张诚董事长自己有一定积蓄,对企业运营机制以及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有深度的把握;其次是实事求是:在思南县当地,种植红薯是农民的传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符合民愿,能够让当地红薯产业发挥出比较优势。并且从当地的农村结构来看:老年人占大多数,而红薯种植不需要高水平的种植技术,符合当地年轻劳动力短缺的实际情况;再次,陈薯酸辣粉顺应当下时代的潮流,利用互联网电商的方式,打破了传统销售方式在资金周转缓慢的壁垒,实现企业快速增收。

县委政府在政策上也为很多回乡创业的人才提供了帮助。在农产品收成的季节,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来付给农民获得农产品原料,资金周转困难,县委政府帮助企业以村合作社的形式,以村集体名义向信用社贷款,付款给农民,企业付贷款利息。农民能够及时卖出农产品获得收益,同时企业能够解决资金周转困难,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一举多得。

“观思南一郡之书,则黔之始末了然。”思南历史悠远、人文厚重,古有思南人田秋。我们了解到在脱贫攻坚之前,许多村里的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学校设施也比较简陋,教育资源匮乏。而如今,为了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思南接续优化中小学布局调整,持续改善城镇办学条件,不断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学校各方面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显著提高。



▲谢伦裕老师访谈思南县委书记龚仆

思南县为均衡教育布局,满足教育需求,通过县级统筹,规划多个高级中学,为思南县持续扩大优质公办高中教育资源供给、着力打造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新标杆提供新的强大动能。同时改善办学条件,为推进思南县教育均衡、科学、和谐发展提供了硬件设施,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截至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高考成绩始终名列全市前列。未来思南县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焦教育领域民生重点,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实事,加快补齐城乡教育短板,持续推动教育强县品牌建设,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访谈团与思南县委书记合影

行程预告

接下来,梵净山水队将前往德江县继续开展“832工程”访谈调研活动。我们将就德江县的脱贫产业选择理念,种植技术土洋结合,产品高附加值等进行调研,并深入访谈德江县的脱贫攻坚亲历者,敬请期待。

我们将在本次调研行程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及其他书报文字资料,将思南县在脱贫攻坚中的卓越贡献提炼收录中国脱贫攻坚案例库中,并编撰访谈录丛书思南篇,后续成果将在“脱贫攻坚史研究”公众号即时更新,敬请关注!

调研掠影



▲谢伦裕老师访谈思南县委书记龚仆



▲博士生杨宇婧访谈思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超



▲博士生邹恬华访谈思南县瓮溪镇党委书记王可



▲本科生喻薇访谈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党的二十大代表)



▲本科生喻薇访谈青杠坝村脱贫户

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项目

(“832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联合新闻学院共同开展实施,是迄今为止在脱贫攻坚研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调查和访谈实践。项目通过访谈国家级贫困县主要领导同志和脱贫攻坚亲历者,以“科学、准确、详实、生动”的口述历史方式,首次全景、深度记录研究我国脱贫攻坚的科学探索和扶贫工作者的伟大奉献。项目旨在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华夏文明贡献增量;讲好脱贫的“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中国家10亿贫困人口提供脱贫的“中国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文明贡献增量;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研究中,深化对脱贫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支撑,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增量。


来源:脱贫攻坚史研究

设计 责编:马文林

审核:陈佳莹 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