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孙三百:前进在“舒适圈”外

发文时间:2020-10-23 阅读次数:

4be4721aefc94048911afdf8955f6c3d.png

孙三百,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2014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经济、劳动经济和收入分配。已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承担科研课题多项。同时担任《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Q1:孙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可以向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求学和科研经历吗?

孙三百:我本科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到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又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经历了不少坎坷,也到过很多地方。回想起来,是对区域不平等问题的关注让我迈进区域经济学的大门,是对收入不平等问题的兴趣让我接触到劳动经济学的选题,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经历引导我思考个人区位选择进而关注城市经济学的相关问题。“哪怕命运捉弄,也请你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Q2:我们注意到您博士阶段的学位论文获得了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请问您觉得什么才是一篇优秀学位论文的核心呢?

孙三百: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首先是一篇优秀的论文,而一篇优秀的论文核心的还是文章的创新性,因此优秀的学位论文首要特征就是在选题、理论或者方法应用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性,而且这种创新性最好是能体现出一点的理论意义或者现实意义。这应该也是大部分学者都认可的一个评价标准,只是有时候做起来会存在一些困难,但是困难不应该成为我们不去努力追寻的理由,恰恰是努力去克服这个困难并实现自我能力提升的过程比写出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本身更加重要。因为,一旦你具备了良好的科研能力,写出优秀的论文只是时间的问题。

Q3:您是从编辑的岗位上来到人大教书的,请问您对成为一名教师有什么感想?

孙三百: 从工作的形式上来讲,老师和编辑最大的一个区别是编辑的工作相对单一,但老师可能会面临上课、指导学生、写论文等多方面的事情,所以和以前相比更忙了。

科研工作的角度来说,作为教师和作为编辑都需要面临职称晋升问题,都需要从事大量的科研工作,所以从研究动力上来说没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可能是二者有一些关注点不一样。在编辑岗位上,由于涉及到审稿问题,你可能不仅需要了解自己所研究领域的问题,同时还需要了解其他领域的问题。而作为一名老师则相对来说比较聚焦一些,主要是关注自己领域的前沿问题和重大问题。

从2019年调入人民大学刚好一年,从这一年的时间来看,成为一名老师最大的感觉是自己又从零开始了,变得更加忙了。每学期都需要准备新的课程,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但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去挑战,去脱离自己的舒适圈,所以虽然这一年有很多事情仍在学习中,但过得非常充实。

2609b808a3854760aa55476cccb5b1fa.png

Q4:您认为一个优秀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

孙三百: 如果一定要给出标准,作为优秀学生,首先学业成绩还是要有好的表现,毕竟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而学业成绩是检验学业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除此之外,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的意志品质也非常重要,具体而言就是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可以是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也可以说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长远目标),并且百折不挠地去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就是成为坚韧的“小强”。

Q5:您认为研究方向的选择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孙三百:关于确定研究方向,对于学生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些兴趣点可以是从文献中来,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来。这一点我自己感受比较深刻,如果从事的研究方向自己兴趣不大,后续研究工作比较难以坚持,也就幸福感较低;如果研究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会引导你不断地去探索,寻找答案。

当然,确定的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也需要有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最好是一些重要的问题,即使是很小的研究方向也应该能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能够结合起来。

Q6:能否请您谈一谈未来的研究重点?

孙三百:之前在社科院的时候,研究方向相对来说还不够聚焦,可能城市和劳动领域都有涉及。但未来可能重点还是要集中在城市经济领域方面。首先是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关注城市的不平等问题、教育问题和住房问题。此外我可能从另外两个方面加强一下,一个是城市公共政策,因为专门做一个领域的研究的话还是最好能够为现实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另一个是在城市经济学理论方面。由于目前我主要做的是微观实证研究,未来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希望能在城市经济学理论方面多投入一些精力,将理论与实证更好地结合起来。

26fe4c30e89b41668f8dbb2f73fc264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