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应用经济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

发文时间:2022-09-09 阅读次数: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我院取得历史性突破,共9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面上项目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立项信息详见下文。

姚永玲

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城市群网络外部性传导路径与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承载力,是重塑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有效途径。研究城市群网络外部性传导路径和机制,可以发现城市群形成的集群基础。本项目以五个国家级城市群为例,以不同关联属性和要素为多种关联媒介建立城市群网络,多角度识别成员城市和城市群外部性;基于城市群体系的规模结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现网络外部性传导机制,为城市群健康发展提供空间政策工具。




夏晓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全球能源金融风险网络溢出下的产业链韧性:结构动态、评估体系与稳定政策

项目简介:把握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和能源风险的网络溢出对产业链的动态重构和演化过程已经成为理解产业链国际分工布局、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和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项目立足全球能源金融市场一体化和产业链分工的现实背景,借助随机动态优化、计算机模拟、系统建模等研究工具,识别并测度异质性能源金融风险的网络溢出效应,构建能源金融风险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动态扩散模型,并形成多维度、多层次和多视角的相关产业链韧性评估体系,提出反映能源金融风险网络溢出特征的中国产业链韧性管理方案与治理政策。本研究成果能为形成全球生产网络重构下考虑能源金融风险的产业链韧性理论提供理论扩展,为相关企业采取产业链稳定措施并提升抗风险能力、为政府制定考虑能源金融风险网络溢出因素的能源政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实践依据。




裴建锁

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新发展格局下全球价值链的演变与产业链升级

项目简介:新发展格局下,全球价值链(GVC)相关研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此,本项目从规划者(social planner)的视角,首先系统梳理GVC最新研究,识别GVC研究的关键瓶颈;其次,提出若干实证命题,借助因果推断等计量方法进行检验;第三,构建新颖的量化贸易模型,并进行反事实模拟;进而,将经济-社会-环境升级等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构建综合的产业升级衡量指标体系,并研判产业升级的决定因素与升级路径。研究成果有望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科学依据,并可为拓展GVC和产业升级研究边界贡献力量。

陈浩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极端天气事件下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减损策略研究:以高温为例

项目简介:电力系统是人类社会的生命线工程,一旦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可能引发跨领域连锁反应,导致重大经济财产损失,引发社会恐慌,危及国家安全。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高温热浪、暴雨、冰雪和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加剧了我国的电力安全风险。非常有必要在气候变化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形势下,科学评估我国的电力安全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周文戟

副教授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可再生能源消纳与氢化工系统耦合协同脱碳路径研究

项目简介:电力系统转型面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突出难题,利用富余可再生电力制氢(Power-to-Gas, P2G)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一种方案,也可为氢化工产业提供低碳氢源,从而实现两部门协同减排。近年来这种部门耦合(Sector coupling)的脱碳思路以及由此衍生的绿氢产业受到各国重视,然而宏观尺度的成本效益分析与路径优化仍然比较缺乏。项目针对我国宏观能源系统特点,将电力系统模型与氢能供应链系统进行连接,利用模型计算电--化部门耦合技术组合的动态优化配置和协同脱碳路径,为我国双碳目标下能源产业跨部门协调发展和协同减排提供政策建议。

陈占明

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我国能源进口依赖的福利成本核算与应对政策分析

项目简介:我国面临较高的化石能源进口依赖,一旦国外能源供给因为突发事件而受到重大冲击,将给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本项目从经济福利角度出发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福利成本评估模型,对我国由于能源进口所造成的财富转移、生产者与消费者剩余损失、摩擦性经济损失以及环境外部性等福利成本进行核算,并结合对不同利益攸关方的损益情况以及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状况进行研究。




潘冬阳

助理教授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双碳”背景下的货币政策研究——基于扩展的中央银行模型

项目简介:

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源配置到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领域,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然而,央行在“双碳”背景下面对的一个基本议题——“货币政策与环境气候及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的理论化、定量化研究。本项目将构建一种扩展的中央银行模型(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从不同角度分析该互动关系,包括:传统货币政策发挥作用过程中被忽略的环境气候影响、新兴绿色货币政策在环境气候及经济方面的效果与成本、环境与气候变化风险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等,为“双碳”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改进提供理论支撑。




郭伯威

助理教授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市场势力的产生、作用与应对策略

项目简介:自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已初步建立了覆盖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的电力市场体系,但由于电力市场不仅具有进入壁垒、规模经济的垄断特性,而且具有传输限制、电力公司频繁互动、大规模储存困难的本性,加上需求高度缺乏弹性和波动的特征,极易受到市场势力的影响,导致市场效率低下并产生无谓损失。本项目旨在研究我国电力行业的市场势力的演变规律,分析市场设计尤其是时序市场的建立与市场势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导致市场势力产生潜在机制,提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的市场设计与政策工具。

李越欣

助理教授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为无价之物定价:基于大数据方法的艺术品市场定价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艺术品市场是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地位相比,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理论与实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项目针对艺术品市场如何定价的理论研究难点和现实瓶颈,交叉融合经济学与艺术学思维,采用大数据研究方法,构建从微观到宏观的分析框架。研究拓展文化经济学的定价模型与方法,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和评价机制。

学院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通过项目孵化支持、组织项目申报交流会、院内集中评审会及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提高申报的数量与质量。学院以此为契机,完善“中国重大、现代方法、数据驱动”的科研布局,建构中国自主的应用经济学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