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中文论文著作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笔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中国工业经济》邀请7为知名学者撰文,为深入理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供有益的理论启示。

蔡昉,陈晓红,张军,李雪松,洪俊杰,张可云,陆铭

劳动报酬上涨与中国国民储蓄率的演变趋势
资金流量表数据表明,劳动报酬上涨对 208年以来中国国民储蓄率产生了重大影 响。本文据此提出了解释国民储蓄率演变趋势的劳动报酬假说,认为 208年以来的国民储蓄率 持续下降是居民劳动报酬上涨推动的。具体来说,居民劳动报酬上涨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增强 了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造成居民储蓄率下降;居民劳动报酬上涨导致企业支付劳动报酬占比 上升,企业储蓄率下降;而企业支付劳动报酬占比上升又导致政府增加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支出, 政府可支配收入比重和政府储蓄倾向下降,进而使得政府储蓄率下降。基于 208—2016年的省级 面板数据,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上述假说。基于本文的理论假说 和经验证据,我国国民储蓄率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为了对冲储蓄率下降带来的影响,我国经 济增长方式需要由投资驱动型转变为消费驱动型,当前稳增长政策的着力点需要由投资数量转变 为投资效率。

杨天宇 朱 光

城市收入分化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吗?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视角,在提出城市收入分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 效 果 的 假 说 的 基 础 上 , 关 于 2006 — 2013 年 253 个 地 级 及 以 上 城 市 的 收 入 分 化 水 平 对 全 要 素生产率的影响的研究发现:城市收入分化、城市间收入分化和城市内收入分化分别会提 高、降低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城市收入分化对于国内公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导致 了 “国进民退”的现象,而且对于小城市的影响较大;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收入分 化能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对于东部地区,城市收入分化的负面影响已经占据主导地 位。全面准确地理解城市收入分化现象,可以为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的适时调整提供 一定的经验支持,有助于制定精准有效的区域政策和规划。

张可云 何大梽

中国省际贸易流量再估算与贸易演变特征研究
本文首次构建 1992-2017 年我国 28 个省( 区、市) 省内贸易、省际双边贸易以及国际贸易数据库,包括各省省际货物运输量、省际贸易总额、省际部门贸易额以及各省各部门进出口贸易数据。基于该数据库,本文从重量、贸易总额以及部门贸易角度全面分析我国省际贸易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各区域国内贸易总额与其经济规模成正比,货物贸易在西北、西南等欠发达区域更加重要,服务贸易在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中部等发达区域影响更大; 第二,各区域国内贸易比例高于国际贸易,区域内贸易比例高于区域间贸易,且制造业产品区域内贸易比例高于初级产品; 第三,国际贸易对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区域影响更大,国内贸易对中部、西北和西南区域更加重要; 第四,省内贸易比例呈上升趋势,从侧面反映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最后,为了分析原始数据误差对省际贸易流量估算结果的影响,本文引入蒙特卡洛模拟技术计算省际贸易流量估算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显示估算结果的相对标准差不高于 6. 12% ~ 8. 44%。

李自若 夏晓华 黄桂田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基于贫困人口微观追踪数据
本文基于贫困人口微观追踪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的方法,评估了"十三五"精准扶贫新政策对贫困户劳动收入和劳动供给的短期影响,并讨论了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新政策:(1)显著提高了贫困户的劳动收入;(2)2016—2018年劳动收入效应的主要来源由劳动时间增加转向劳动生产率提升;(3)在前期对男性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大于女性,不过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带动女性参与劳动的潜力更大。机制分析表明,易地搬迁和产业扶贫是贫困户劳动供给增加的主要渠道,而光伏扶贫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呈现负激励,削弱了其他政策的减贫效果。微观数据评估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新政策总体上增加了贫困户的劳动供给和收入,具体政策的减贫效果存在差异。这些发现对优化扶贫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李芳华,张阳阳,郑新业